■松岭路与香港东路交汇处,一座座商业楼宇成为支撑崂山区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邢志峰 摄
■落户崂山区的头部企业助力打造国际一流技术管理水平的自主可控先进计算设备智能工厂。 衣 涛 摄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
全区生产总值增长5.2%,列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1%,列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8%,列全市第一;“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预计继续保持全市首位……2022年过半,根据区发改局最新发布的“半年考”成绩,崂山区“优等生”身份进一步坐实。
仔细梳理这份成绩单,不难发现,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崂山区经济运行情况承压向前的背后,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压舱顶梁”——上半年,崂山区紧抓实体经济振兴做强现代产业,出台全省领先的人才新政和实体经济政策,兑现资金15.3亿元,打造7条产业链、4大专业园区,新引进抖音、歌尔视界等项目40个,新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19家。
推动实体经济振兴,崂山区发展的长板正进一步拉长,短板正持续补齐。
拉长的长板
——创新驱动,“四新”产业动能澎湃
时至今日,创新的基因早已深深地融入崂山区的血脉中。
产业龙头聚集是崂山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底气和潜力所在。以歌尔为例,围绕虚拟现实、智能传感器等相关领域,目前歌尔集团已在青岛布局十余家公司,成为崂山打造虚拟现实产业之都骨干中的骨干。就在不久前,歌尔股份还发布公告,与米哈游、三七互娱签订合伙协议,拟合计认缴人民币5.56亿元开展创业投资活动,将对先进制造、智能网联汽车、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半导体领域的未上市创业企业开展股权或准股权投资,近水楼台的崂山区再获先发优势。
显然,歌尔并非个例。在崂山区,发展虚拟现实产业,这里有歌尔科技、小鸟看看、聚好看;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这里有海尔智家、中科曙光;发展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产业,这里有汉缆股份、特锐德、海尔卡奥斯;发展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这里有黄海制药、华仁药业、海泰新光……
“参天大树”与“灌木丛”共生,一大批动能澎湃的专精特新企业,同样夯实了崂山区产业发展的根基。
日前,第七届“创客中国”(青岛赛区)暨第八届“市长杯”·海创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崂山区初赛成功举办,来自全区的20个高精尖参赛项目(企业)通过精彩路演和展示,竞逐“市长杯”复赛“入场券”。
“大赛自5月份启动以来,吸引了区内众多优质企业报名,累计收到参赛项目53个,参赛项目涉及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医疗健康、节能环保等多个热门产业领域,多数为具备新发展动能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崂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京彪告诉记者,本届“市长杯”大赛,崂山区报名参赛的项目(企业)数量创历年新高,最终,经优中选优,方才遴选出前20名参加初赛。
经激烈角逐和评委打分,致真精密仪器(青岛)有限公司的集成电路高端测试设备研制及产业化项目、大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的电磁弹射功率驱动系统项目、青岛飞熊领鲜科技有限公司的进口冻品产业互联网数字化交易平台项目等11个项目成功入围复赛,无一不是“高精尖”的代名词。
初赛的激烈也从侧面折射出崂山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活跃氛围。截至目前,崂山区已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独角兽企业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9家、省瞪羚企业24家、专精特新企业509家、高新技术企业628家,培育市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6家,入围青岛市新经济高成长企业50强榜单企业18家,连续3年在全市高成长企业榜单中位列第一。
进一步拉长长板,崂山区努力营造热带雨林式的发展氛围。
补齐的短板
——打开桎梏,释放产业发展的空间
提及崂山区发展的短板,很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产业空间。是的,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产业空间不足,使得一些优质产业项目无法落地,制约了崂山发展。
乘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东风,如今,这一问题正加速破解——株洲路低效片区被加速盘活,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园一期、中科曙光等项目加速推进;张村河片区仅用时70多天,4个社区搬迁协议签约率就达到99.3%,巨大的产业空间持续释放……
持续拓展的产业空间,使得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在崂山区加速推进。据介绍,今年以来,崂山区抓好总投资2339亿元的310个项目,其中在建190个、竣工26个。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园一期开工,微电子产业园一期投用,中科曙光、山东能源研究院等项目加快建设,新引进过亿元项目53个,其中30亿元大项目15个、百亿元大项目2个。在各区市二季度经济运行及重点工作“摘星夺旗”考核中,一举夺得全市第三名的好成绩,经济运行、项目签约落地、城市更新建设等重要考核项,崂山区均名列前茅。
为进一步积蓄实体经济发展的澎湃势能,今年以来,崂山区提出以“产业链专班+平台公司+基金”模式,谋划建设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医药健康四个专业化产业园区,为优质产业项目落地提供载体要素保障。
需要说明的是,崂山规划建设的产业园区并非简单的一个“大园子”,而是遵循现代产业发展规律,高水平布局建设的专业园区,以园区为平台创新产业链发展模式、机制和打法,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立足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崂山区推动各专业园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发展;坚持专业化定位,突出产业功能,坚持“一园一业”,完善各类配套保障,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生态链融合发展;坚持集群化招商,强化“链主”企业作用,用好以商招商等方式,着力招大引强,集聚配套企业,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坚持精准化服务,完善园区产业配套政策,实施高效运营管理,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补齐发展的短板,崂山区正加速成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排头兵、驱动器。
振兴做强现代产业
——在实体经济振兴中展现崂山担当
实体经济的振兴发展,关系城市能级的跃迁、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是再塑青岛发展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拉长长板、补齐短板的同时,在青岛市实体经济振兴的宏大棋局中,崂山区还应如何发力?
一方面,要统一思想认识,立起大抓实体经济的鲜明导向。大抓实体经济,是必须扛牢扛好的政治责任,是赢得发展主动的战略抉择,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必由之路,是打造示范窗口区的关键支撑,崂山区上下必须统一思想认识,立起大抓实体经济的鲜明导向,坚定不移抓大产业、抓大项目。
另一方面,要明确主攻方向,打造实体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要着力优存量提质量,抓链主强产业,抓新兴增动能,抓转型促升级,加快打造优势产业集群;要着力强招引提增量,坚持招大引强,创新招商模式,提高专业化水平,在“双招双引”上实现新突破。
此外,要强化协同发力,营造实体经济发展良好环境。政策支持要再加大,做到更精准、更普惠、快兑现,确保各项政策直达快享,让企业在最困难的时候享受到“及时雨”;行政效能要再提速,全力做到能简则简、能优则优;服务企业要更用心,坚持换位思考,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用企业诉求倒逼服务提升。
还要注重实干实绩,凝聚实体经济发展强劲动能。实体经济振兴是一次“大考”,必须大力发扬“实干家”精神,牢固树立实干实绩导向,强化统筹抓落实、转变作风抓落实、严督实考抓落实,坚决打赢实体经济振兴发展这场硬仗。
为振兴做强现代产业,今年4月,崂山区印发《“十四五”产业集聚战略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底,提前完成山东省和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工程的任务部署,构建起以四大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现代产业成为全区GDP贡献主力军,撑起崂山经济大厦的“四梁八柱”。
届时,集聚程度全面提高。现代金融、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旅游、医药健康四大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增加值GDP占比超过50%,四大主导产业“四上”企业数量占比超过50%。
创新能力全面增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两大产业领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部分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现代金融、文化旅游两大产业领域,探索一批创新型服务项目,部分领域达到国内领跑水平。
产业环境日益优化。有利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对外合作等政策体系持续健全,金融和资本要素支撑更加有力,形成各种资源要素汇聚的良好产业生态环境。
站上新起点,崂山区加快打造“四新”经济集聚区,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示范窗口区提供坚实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