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提高重大风险防控力

青岛日报 2022年07月29日

  □徐敏霞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健康青岛建设,构建平急结合、医防融合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康青岛建设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需要持续提升市民健康水平,大力推进健康青岛行动。

  2022年5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要求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动发展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城市建设在理念上与健康中国高度契合,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具体实践。对于正在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青岛而言,健康城市建设更具重要意义。过去的三年,青岛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力提高防范重大传染病风险的能力,稳固生命健康的安全底线,整个城市常态化疫情防控能力不断提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落实“快、狠、严、扩、足”五字要求,持续提升发现及时、处置迅速、管控精准、救治有效等方面的能力。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当清楚地看到青岛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如基层治理仍有一些相对薄弱的环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仍有待加强,防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卫生健康领域则集中体现为人民对于健康的美好需求与现阶段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在城市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青岛应该把健康作为一条城市发展的主线,加快建设健康青岛,构建平急结合、医防融合的公共卫生体系,这是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要求之一,也是适应当前主要矛盾变化、全面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保障,更是实现青岛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意。

  立足基本公共卫生,推动健康青岛建设。一是要确立和践行“全面健康”理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以“健康”为总引领,各级领导干部应树立大健康意识,审视影响城市发展的“不健康”问题。二是要制定全面系统、具有可操作性的健康城市发展规划和工作方案。将健康城市融入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战略当中,将城市的健康指标纳入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指标体系,制定健康青岛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三是要提高青岛医疗综合服务和救治水平。引进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来青办医,进一步提高我市医疗水平。要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维度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逐步实行分级诊疗机制,均衡城镇村医疗资源配置。深入探索医疗体系建设与康复护理体系建设相融合的复合型、现代化多功能健康体系。增加医疗卫生资金投入,全面改革全科型医生执业形式与服务方式。加强医护人员专业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区域医院乃至社区医院的医疗硬件水平和医护人员技能水平及服务能力。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总要求,全方位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建立健全社区居民居家养老的医疗护理服务新体系。加强心理科普宣传工作力度,提高居民健康理论素养。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服务水平,持续关注特殊职业群体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建立完善的精神卫生防御网络。四是在青专家学者、科研机构应加大对健康城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认真调研青岛的实际情况,为健康青岛建设出谋划策。

  提高重大风险防控能力,加快推进青岛治理能力现代化。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今后五年青岛市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奋力谱写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宏伟篇章。为此,一是要敢于直面风险,不畏艰难,勇往直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冲击,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很好地处置新冠肺炎疫情,避免引发次生风险。二是要时刻坚持底线思维,提前谋划,建立防控机制,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完善防控机制是目前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的最优路径之一,积极应对风险挑战,既需要完备的防控机制,提高应对能力,又要做到敢于担当、守土有责。全党上下都要做到居安思危,提高察觉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的能力。

  (作者单位:青岛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