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企业作风能力提升述职问询专题会议现场。
■青啤集团“问询答辩”现场。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
市直企业:青岛国资国企的中坚力量
截至“十三五”末,青岛以市直企业为主要构成的市属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54万亿元,为“十二五”末的3.57倍,市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度均超过40%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疫情态势,青岛市直企业攻坚克难,今年前五个月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市直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68万亿元,同比增长7.6%;营业总收入实现2541.1亿元,同比增长13.2%;利润总额实现13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实现了良好开局
国企改革的走深走实,重在实绩,关键在人。
7月6日,青岛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委组织召开市直企业作风能力提升述职问询专题会议。19家市直企业分三组述职问询,围绕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整改落实企业巡视巡察、审计监督、国资监管等情况,提出问题、传导压力、激发动力、凝聚合力。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玉,市委常委、副市长耿涛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通报了市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情况,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李蔚与19家市直企业主要负责人签订了2022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
这是青岛市直企业“一把手”在常规述职之外,首次上“考场”问询答辩。
当天,19家市直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逐一登台“打擂”,述工作、摆问题、找原因、谈打算。面对问询答辩“考题”,市直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一起直面问题,亮目标、谈思路、列举措。
本次述职问询,在形式上参照了全市“书记擂台”“局长擂台”的经验做法,将市直企业董事会报告年度工作与落实“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要求深度融合,实现董事会履职行权与作风能力建设双促进、双提升。既述职又问询,真刀真枪传导压力,现场开题,当场打分,督促市直企业进一步调整战略,优化改革发展时间表、路线图,全面考验了国企领导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月30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国有企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7月1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刚刚印发的《关于国有企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意见》。这是山东为未来三到五年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下达的“任务书”,全省国资国企正开启再攀新峰的新征程。
此时,青岛让市直企业“一把手”集中登台“打擂”,既是贯彻市委“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要求的一次创新探索,也是加快国有企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一次“赛马”争先。
以此为契机,青岛将统筹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国资国企“十四五”发展规划等关键性改革措施落地见效,推动市直企业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的排头兵,匹配城市发展战略的主力军,振兴实体经济倍增发展的实干家。
述职问询,现场评分
对于青岛超200万户的市场主体而言,19家市直企业数量着实不显,但市直企业是青岛国资国企的中坚力量。
截至“十三五”末,以市直企业为主要构成的市属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54万亿元,为“十二五”末的3.57倍,市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度均超过40%。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疫情态势,青岛市直企业攻坚克难,今年前五个月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市直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68万亿元,同比增长7.6%;营业总收入实现2541.1亿元,同比增长13.2%;利润总额实现13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实现了良好开局。
市直企业体量大、贡献度高,其质量关乎青岛经济发展全局,其国有属性还意味着一种独特的责任担当——作为管理者,打理国家、人民财产,按期向出资人汇报工作是常态。
为此,利用一整天时间,19家市直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凭抽签顺序依次登台,在8分钟时间内,从报告2021年度企业董事会工作、今年以来稳增长工作措施成效,到分析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再到下一步落实上级重大决策、深入贯彻“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要求的措施以及重点工作打算,展开全方位工作述职。
“市党代会提出‘青岛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青岛啤酒怎样为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扛起新担当,做出新贡献?我们正通过打造‘六个全球之最’,助力青岛在全球彰显特色。让啤酒飘香成为‘精彩宜人之城’的独特标签。”
“作为青岛市智能家电产业链链主企业,澳柯玛以加快青岛市家电产业补链扩链强链为己任,加快青岛市智能家电强链产业园建设,2022年争取一期建设竣工,引进青岛市智能家电本地配套缺少链条的优势产业,打造家电产业链本地强链示范基地。”
“预计到‘十四五’末,海湾集团将逐步从基础化工原材料行业迈进高端新材料及复合材料领域,主导产品乙烯法聚氯乙烯产能达到120万吨/年,位列国内行业第一、国际前列。”
“海发集团发挥资本的力量促进‘双招双引’,以‘产业+园区+基金’三位一体模式引项目、促产业,自主或参与管理基金9只、规模226亿元,投资项目100余个,返程投资引进项目30余个。”
通过述职发言,不少市直企业展现了清晰的思路、突出的成绩以及贯彻落实重大决策的创新性思考。也为其他市直企业拉高标杆、互学互鉴创造了机会。
紧接着,董事长与总经理一起参与9分钟问询答辩。所有题目设计实现“一企一套题”,根据每家市直企业在企业经营、巡视巡察、审计监督、国资监管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提问。
“如何通过建立完善经理层激励约束机制来激发企业干事创业积极性?”“如何加压奋进争创世界一流企业?”题目紧扣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任务。
“作为产业链链主企业,如何坚持增量崛起和存量变革并举,实现新一轮倍增发展?”“作为具有制造业基因,以产业发展为重要使命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企业,在助推全市实体经济发展中如何发挥引领作用?”题目强调国企在服务城市发展中做强做大的作用。
“针对企业存在本地市场占有率不足、应收利润率低等问题,如何解难题、补短板、强弱项?”“在推进非正常经营企业处置清理以及发现问题、堵塞漏洞等方面,企业做了哪些工作?”题目直指当前国企经营发展的痛点、难点。
面对犀利的提问,在有限时间之内,被问询的市直企业领导班子,既要理清思路,也要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考验了临场能力,更是检验领导班子过去一年参加工作的实效,凸显了传导压力、激发活力、推动改革的效果。
所有市直企业的述职问询,均要接受现场评审打分。“打分团”成员不仅有全市相关经济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也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国资国企领域的专家学者,同时各述职问询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也要展开相互评价,体现了更广泛的参与度和更公平的评价体系。
所有企业述职问询结束后,当场公布得分排名,成绩直接纳入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
“述职问询是对国企改革的一种倒逼,将督促企业加压奋进,实现高质量发展。”“问询题目直击企业痛点难点,我们的方向感、责任感、紧迫感更强了。”参加述职问询会后,多家市直企业“一把手”表示收获良多。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领会落实会议精神,针对自身实际,拿出举措,让企业取得更好发展效果。
“通过述职问询,进一步向市直国企传导压力,这种压力将转化为深化改革发展的动力。”李蔚表示,下一步,市国资委将当好“运动员”,下场和企业一起推动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建设、重大任务落实;当好“服务员”,帮助企业解决突出问题,做到“企业有所求,我们必有所应”;当好“裁判员”,抓好国资监管的主责主业,把该管的事管好管住管牢,坚决守住红线底线。
动真碰硬,查摆问题
在述职问询中,部分市直企业表示,疫情和国际形势传导风险挑战增多,经济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上升,企业效益受到较大影响。但从更深层次看,核心还是企业存在一些亟待提升改进之处。比如:部分企业国有资本运营效率不高、企业活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部分企业产业链、价值链的链主作用发挥不够、振兴实体经济担当不足,部分企业匹配城市发展战略重大任务意识不够、举措不多。
对这些问题,市直企业“一把手”毫不遮掩、动真碰硬,体现了对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对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的路径有了进一步的规划。
要聚焦实体经济发展——
当前,青岛旗帜鲜明地把“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摆到了今后五年打造“六个城市”总体布局的首位,把“筑牢实体经济根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摆在十项重点工作的首位,充分凸显了对实体经济的重视程度。青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主要在实体经济领域,各市直企业要把发展国有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聚焦企业主责主业,整合优势要素资源,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和产业集群化发展,突出数字化引领和赋能作用,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思路,统筹调度、谋划推动一批重点项目,重点聚焦大规模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工、大型海洋养殖工船等重大战略产业项目,推动芯恩集成电路项目、奇瑞新能源汽车项目等投资总额1564.6亿元的30个产业项目投资建设,加快我市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
要勇当链主,深入实施倍增计划——
目前,青啤、海湾、澳柯玛、双星、饮料集团等企业已成为首批产业链“链主”企业。下步,各市直企业理应坚持系统谋划、高位推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开门”办链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集聚上下游联动的工作合力,加快产业链供应链延伸整合,构建以国有资本为产业链核心环节、其他所有制企业为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原始创新与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相结合,聚焦重点领域及短板环节,整合行业的上下游、产学研资源,分层次、分领域部署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和前沿领域技术,发展高附加值新兴产业,不断向价值链产业链高端攀升。
要聚焦项目招引——
市直企业要全面履行好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勇当匹配城市发展战略的主力军、排头兵。积极筹备好项目招引活动,聚焦我市重点产业链发展,实施靶向招商,提高专业化、精准化水平,努力在招引24条重点产业链企业上实现新突破。
要聚焦城市更新建设——
开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给市直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保障城市功能的同时,又能做大做强,在匹配城市发展战略中体现价值、展现担当。要加快地铁项目、青钢片区、北客站商务核心区改造等纳入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指挥部确定的投资总额2979.6亿元的41个项目建设;加快官路水库、青兰高速双埠至河套段扩建、如意湖商业综合体等投资总额1108.6亿元的其他类30个项目建设。对于商业二类特别投资企业,要向服务国家和城市发展战略的投资运营型思维转型,结合省市和国资国企“十四五”规划,通过匹配运营城市土地、房产、地下空间、特许经营权等公共资源,积极开展国有资本运营、基金运作、产业园区开发。
党建引领,做强国企
要把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干部队伍作风能力提升是关键和保障,这也是此次会议召开的初衷。对于国资国企来说,就是以锻造“凡事讲政治、谋事为群众、干事重实效、成事争一流”作风能力为抓手,实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目标。
党建是国企的“根”和“魂”。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一个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必须一以贯之。市直企业党委书记必须履行好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以党建统领企业改革发展,健全同步谋划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的工作机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
企业发展,关键在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20字要求,结合推动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要加快市直企业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决不能搞论资排辈,凭业绩实绩讲话,做到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谁能干、谁干的好,谁就干。要积极探索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近期,市委组织部会同市国资委,正在研究制定改革工作方案,本着先试点后推开的思路,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原则,首批选择3-4家市直企业及一定数量的子企业开展职业经理人改革。要持之以恒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国有企业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国企领导人员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争相“围猎”的对象。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履行好“一岗双责”,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瞄准目标,打好硬仗
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聚焦重点任务,加快国有企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是山东为全省国有企业新一轮改革发展指明的方向。此次会议上,市直企业也统一了思想认识,表示要瞄准更高目标,拿出更实举措,全力打好这场硬仗。
提高“精气神”。当前,市委要求各项工作要有“走在前”的进取意识,市直企业要通过设立更高的奋斗目标,与更优秀的企业对标,明确赶超的具体指标,和最好的比、与最强的赛,以“事争一流”的精气神,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增强“真本领”。疫情尚未结束,但危中有机,要精准把握行业发展、市场变化趋势,应变局、开新局。要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推动企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要增强防风险的本领,强化风险意识,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做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掌握“好方法”。市直企业发展路径要融入全市发展大局,聚焦匹配城市发展战略,与全市发展共振合拍,履行好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要围绕24条产业链,加大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发展“链主”企业,巩固提升国企发展核心竞争力。要推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节点化、节点责任化”,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战”,积极培育更好更多的新经济增长点。
面对新一轮改革发展目标,市直企业表示将拿出“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勇气和“当排头、得一等”的拼劲,锐意改革、攻坚突破,为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