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起步,两年上路,三年成势”,示范区从无到有、开辟新局、成效显著;落实“一核引领、全域联动”工作机制,提升“4个中心”功能,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

上合示范区:“四年”再出发

青岛日报 2022年06月11日

▲中欧班列(齐鲁号)首班大豆回程班列。

■上合特色商品馆“上合走廊”。

■上合示范区交大大道货车往来繁忙。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锡复春

 历史航程波澜壮阔,时代大潮奔腾不息。

 听,闪亮的声音。

 黄海之滨,改革潮涌。2018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宣布:中国政府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被赋予建设上合示范区的“国之重任”,紧随其后,中央深改委、国务院、商务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将构想落地落实,迅速推出“指导手册”和“操作指南”,为示范区建设锚定航向。“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在希望的田野上,发展的“号角”一旦吹响,每一声都是嘹亮的。

 看,城市的担当。

 牢记嘱托,奋勇向前,上合示范区自启动建设以来,青岛勇担使命、敢闯敢干,用开放凝聚“上合力量”,集全市之力推进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交流发展“四个中心”建设,示范区日新月异。“一年起步,两年上路,三年成势”,示范区从无到有、开辟新局、成效显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想已成为青岛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鉴,合作的真诚。

 互联互通、物畅其流,以上合示范区为原点,有“钢铁驼队”——中欧班列支撑,有“空中使者”——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加持,海、陆、空、铁以更快速度跨越高山大漠、深海远洋。贸易引领、多向互动,上合示范区搭建合作平台,创新贸易模式,成为“一带一路”优质资源要素、广阔市场需求的集结中心。云聚上合,共谋发展;友城合作,共创未来……上合示范区创新搭建友城合作对话机制,与众多使节、企业互动交流,线上线下举行经贸对话活动,丝路沿线“国相交、民相亲、心相通”的动人场景在青岛上演。

 再出发,向着更美好的未来。

 今年以来,省、市党代会均对上合示范区建设提出希望和要求,上合示范区建设迎来更大的历史机遇期。在上合示范区宣布设立四周年、启动建设近三周年之际,一个更大的奋斗目标已然锚定——面向未来,上合示范区将围绕“做实、做好、做美、做响”四个方面狠下功夫、务求实效,打造成为上合组织国家相关地方间双向投资贸易制度创新的试验区、企业创业兴业的聚集区、“一带一路”地方经贸合作的先行区,引领带动全省扩大对外开放,打造新时代对外开放新高地。

 上合之“势”:不负奋斗、全面崛起

 漫漫丝路,泽遗百代。时针回拨,印迹闪亮。

 “观今宜鉴古”,两千多年前,古老的丝绸之路让远隔万里的中国和古罗马联系在一起,“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时代更迭、岁月变迁,丝绸之路焕发新颜,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转化为实践,推动我国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机遇,惠及世界。

 四年前的6月9日、10日,上合组织青岛峰会隆重举行,上合组织在青岛“落子”。丝绸之路从历史深处走来,从这里向美好未来延伸。

 2019年7月24日,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上合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2019年9月20日,国务院对上合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进行批复;同年10月20日,商务部、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上合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至此,上合示范区建设纲领尘埃落定,上合示范区建设掀开新篇章。以开放作为最大发展优势的青岛,霎时被激活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双节点”价值。

 又逢6月,大海依然激昂澎湃。一个个梦想的实现,汇聚成上合示范区亮眼的成绩单。秉承丝路精神,通过近4年扎实努力,上合示范区发展不负时光、不负奋斗。

 中欧班列成为上合舞台上最闪亮的“名片”。海陆空铁邮“五港联动”,一条覆盖省内、辐射沿黄、横贯欧亚、联通日韩东盟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已经成型,常态化开行25条国际国内班列线路,通达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49个城市,物流枢纽提档升级。

 贸易合作成绩也十分喜人。上合示范区引进培育上合跨境贸易服务中心等10家贸易平台、传化(上合)合贸通等4家跨境电商平台,完成全省首单跨境易货贸易通关测试;成功举办2021上合博览会,上合组织秘书处等3个国际组织,30个国家的76位驻华使节参会……上合示范区与上合组织国家贸易额由2019年的8.5亿元增至2021年的40亿元,增长迅猛。

 众多“新星”企业、龙头项目也在这里“破土而出”。上合示范区内引外联、以投促引,探索建立以传化物流、中集冷链等龙头企业任“链主”的产业链招商新模式,推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加速集聚、协同联动、有机互补。2020年以来,共引进上海电气风电装备产业园、中集全球冷链高新产业平台等总投资1765亿元的52个项目,新增20个上合元素项目。与上合组织国家双向投资额达到2268万美元,是2020年的56倍,占青岛与上合组织国家双向投资额的63.9%。

 上合之“最”:敢为人先,创出多项“第一”

 敢为天下先,上合勇攀登。

 建设上合示范区是总书记交给山东、交给青岛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上合示范区不是改革“深水区”,而是创新“无人区”。自启动建设以来,上合示范区勇闯“无人区”,在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上蹚出一条新路,创出多项“全国第一”。

 全国首班冷鲜蔬菜欧亚班列专列自上合示范区发出,为全国树立典范。去年5月22日上午,“齐鲁号”欧亚班列冷链专列从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出发,班列共有50车、100个标准箱,满载绿花菜、绿芦笋等冷冻冷鲜农产品,货值约100万美元,经满洲里口岸出境,约15天抵达俄罗斯莫斯科。

 全国首份对韩国RCEP原产地证书在上合示范区签发,为其他城市此类业务提供参考。今年2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韩国生效。当日零时刚过,在位于上合示范区的海关原产地证书审签中心内,海关关员为青岛绮丽佳荣制衣有限公司出口到韩国的一批牛仔裤签发了RCEP原产地证书。这是RCEP对韩国生效后,山东省签发的全国首份对韩国RCEP原产地证书,显著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落户上合示范区的山东港信成为1997年以来全国首个获准设立的国内期货公司,填补了青岛法人期货业态空白;全国首个以服务上合组织成员国经贸合作为特色的专门原产地证书审签中心揭牌,立足青岛、面向全省开展关税政策咨询、原产地预审等前置性涉企服务;作为全国首批上合法律服务委员会交流合作基地,上合示范区已建立法律服务保障工作规范……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上合示范区在奋斗征程中,坚持创新驱动、示范引领,国际范式逐步凸显,不断从“敢闯”到“善创”,努力打造全球上合地方经贸合作的领先极和示范地。

 “我们不断加强改革创新系统集成,探索更多高水准、高效能、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在全国全省全市开放新格局中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是上合示范区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上合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刚信心满满。

 创出多个“全国第一”,这是上合示范区持续推进制度改革的战果,充分彰显顶层设计的周密布局以及实际创新的澎湃动能。“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同时“可复制、可推广”,上合示范区一直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锁定在“制度创新”上。上合示范区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勇于“自我革命”,推出“智创上合”制度创新品牌,首创“信用上合”、跨境易货贸易等35项上合特色改革创新举措。从开展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探索信用融资新模式,再到依托中国-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打造上合组织国家科创高地,上合示范区的制度创新成果,渐次放大,逐步扩展。

 在去年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之际,时任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对上合示范区发展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上合示范区建立的国际物流中心、现代贸易中心、双向投资合作中心和商旅文化交流中心,为促进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交流合作创造了条件、搭建了平台,并与“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对接,促进了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上合之“心”:全心全意,促进项目建设“加速度”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更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依靠“‘上’心服务·‘合’您心意”政务服务品牌,上合示范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推动项目建设释放磅礴动能。

 如今,走进上合示范区各项目现场,火热的建设景象扑面而来。在上海电气风电装备产业园,高大的厂房拔地而起,佩戴着口罩和安全帽的工人,正在进行管道铺设、绿化造型、门窗安装等施工,现场繁忙而有序。“该项目签约以来,上合示范区管委会成立工作专班,安排专人与我们企业对接。”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山东分公司办公室主任孙飞介绍,产业园从拿地到开工仅用时60天,从开工到一期封顶仅用时8个月,今年将实现全部竣工投产。据悉,产业园由中国500强企业上海电气集团投资建设,将打造亚洲最大的、具有世界顶尖水平的高端风电装备全产业链示范基地。

 上合示范区管委在项目洽谈初期就做好顶层设计,进行高水平策划,充分营造协同推进、有效沟通、整合资源的营商环境,推动项目建设“加速度”。由北京联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联东U谷项目,在推进过程中,上合示范区管委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服务,超前推进项目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并为项目建设落实路、水、电等要素保障,及时响应企业发展诉求。同时,一大批重点项目正抢抓黄金施工期,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持续“加码”。例如,青岛如意湖商业综合体项目部分主体结构已封顶,工人们正在进行地上钢结构施工;上合组织国家青年创业中心正在进行基础及地下结构施工,年内实现部分楼栋主体封顶……

 重点项目建设全速推进,已成为上合示范区以良好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的生动注脚。2020年以来,上合示范区坚持“顶格战法”,决战“第一战场”,越来越多的要素资源汇聚上合、创变上合。目前,上合示范区核心区在建项目40个,总投资494亿元,其中,普霖新材料等总投资237亿元的18个项目将于年内投产。上合技术创新综合体等20个总投资162亿元的项目年内开工。

 事实上,仅靠上心服务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形成部省协作机制等“四个层面保障”才是上合示范区高质量成长的“终极密码”。例如,依托部省协作机制保障,通过召开部省联席会议推动解决顶层设计、创新试点等层面事项;依托省级推进机制保障,汇集省直有关部门平台资源,推动上合示范区深度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依托青岛全域联动保障,将核心区打造成全市与上合组织国家深化合作成果的集中展示区,标志性重大项目、牵引性改革举措的主要承载区;依托胶州“四个一”机制保障,实现“行政一体运转、干部一体使用、考核一体评价、政务一体服务”,突出去行政化、去开发区化,实现减压减负、轻装上阵,加速推动示范区垂直崛起。

 上合之“冀”:狠下功夫,做到“实好美响”

 对于今天的青岛而言,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上合示范区亦然。

 刚刚胜利闭幕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塑造全面开放新格局,重点提到要加快上合示范区“四个中心”建设。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也为上合示范区锚定新目标,指出要推动上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落实“一核引领、全域联动”工作机制,提升“4个中心”功能,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

 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上合示范区要怎么办?上合示范区管委会主要领导表示,将狠下功夫,助力上合示范区“做实、做好、做美、做响”。同时,发挥核心区突破示范作用,加速成为项目建设主战场、对外开放主窗口、国际合作主力军,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

 围绕“做实”,全力实现“四个中心”新突破。上合示范区依托独特区位优势,链接耦合国内外产能与市场,全面提升“四个中心”能级。例如,在双向投资合作中心方面,加快科创载体建设,提升孵化转化效能,促进优势项目集聚发展,实施产业链“工赋上合”等十大工程,促进产业链条上的相关企业在上合示范区协同联动、有机互补,实现“串点成链、聚链成网”。

 围绕“做好”,积极探索经贸合作新模式。上合示范区将全力筹建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搭建“一带一路”国际能源合作和服务平台;加速建设如意湖商业综合体,开设上合示范区展览厅;设立上合地方经贸合作综合服务平台,打造集国际渠道、金融服务、物流服务等于一体的全周期服务综合体;深化“智创上合”制度创新品牌内涵,构建与国际先进规则接轨的“上合特色”开放型制度创新体系。

 围绕“做美”,加速建设上合风貌新城区。上合示范区将依托核心区河湖海自然交汇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功能布局、优化空间形态、凸显上合特质,构建全域覆盖、多规合一、绿色低碳的高质量规划体系,启动上合示范区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产业、生态耦合互动。

 围绕“做响”,全力打造国际合作新窗口。聚焦为上合组织国家“育才”,为多边经贸合作“搭台”,深化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建设,依托学院组建上合发展研究院,开展战略研究、国别研究、产业研究和政策研究。探索建立友城合作新机制,常态化开展“走进友城·合作共赢”活动,争取实现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均有友好城市或友好合作关系城市,更加主动讲好“上合故事”,扩大示范区的国际影响力。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走在新的赶考路上,历史也期待上合示范区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当下的上合示范区已成为国内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强的创业热土之一,必须深入贯彻“上合策源、临空支持、胶州托底、全域联动”的工作方略,牢记嘱托、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打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引擎,为助力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上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