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人防停车场工程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抓紧作业。 刘 栋 摄于5月26日
■青岭路停车场项目现场,两栋高约50米的智慧立体停车库和一栋配套管理办公楼已拔地而起,各类设施安装正加紧进行。 刘 栋 摄于5月25日
■正在建设中的李沧区世园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地下车库,建成后将提供293个停车位。 杨志文 摄于5月27日
■海伦路停车场项目新增停车泊位共184个。 杨志文 摄于5月24日
■海尔路—银川路立交工程现场,四个象限区域内的建设正同步推进。工程充分利用立交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停车场,建成后能提供1673个停车泊位。 刘 栋 摄于5月25日
■青岛鞍北三期平面移动式立体车库进入试运营,该停车场可提供333个智能机械立体停车泊位。 杨志文 摄于5月24日
■湛山广场地下停车场内,车辆有序停放。 刘 栋 摄于5月26日
■西海岸新区太行山路小学改扩建及配套工程地下停车场项目正加快建设,这里将新增191个公共停车位。 杨志文 摄于5月31日
■位于市北区的李村路停车场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提供505个车位,为中山路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工作及周边产业落地提供有力承载。 刘栋 摄于5月31日
初夏的青岛,晚风微凉舒适。晚上9点多,加完班的姜先生驱车返回居住的市南区湛山小区。往常这个时候,小区周边早已没有了停车位,而如今他却不慌不忙,先买了一份宵夜,然后从容地拐入刚刚建成开放不久的湛山广场地下停车场,十分顺利地停下车,省心又省力。
时下,在寸土寸金的城市,相比车辆数量的增长,用于停放车辆的土地面积却十分有限,以致两者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向空间要车位,无疑是破解城市停车难的一个有效途径。近年来,青岛不断打破空间思维,“上天入地、见缝插针”,创造停车新空间。同时,还充分运用共享思维解决停车难题,全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停车设施错时开放共享,盘活既有停车设施资源,将市民的“烦心事”变成“宽心事”。
在崂山区商务二区,两栋高约50米的智慧立体停车库和一栋配套管理办公楼已拔地而起。当前青岭路停车场项目已完成主体及玻璃幕墙施工,正在抓紧进行消防、通风、配电及停车设备等设施安装。不久,一辆辆家用轿车将坐着电梯上上下下,进行自动化停泊。待投用后,可为周边市民提供500余个停车位,有效解决黄金地段停车难。
在停车需求更为突出的青岛老城区,利用城市“边角地”改建的多个停车场工程也在加紧建设中。在龙山人防停车场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地下进行着消防、弱电安装和吊顶、标识导视系统装饰的施工,该工程预计6月下旬竣工。记者了解到,在设计手法上,龙山人防停车场将部分保留岩壁原貌,同时还将采用穿孔铝板影像呈现、互动投影等方式提升内部装修装饰设施。利用人防工程挖潜停车资源,实现最大限度集约利用空间,待投用后将有效缓解老城区的停车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停车资源的挖潜,还越来越多地结合到学校操场、口袋公园和路桥工程等项目内一并实施。以海尔路-银川路立交工程为例,地上采用全互通立交解决“动态交通”问题,地下则是规划约1600个停车位满足“静态交通”需求,如此“动静相宜”,工程完成后,不仅能缓解周边就医停车难题,还将减轻行车拥堵,提高市民的出行品质。
来自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市开工建设60个公共停车场,新增2万个以上停车泊位,目前这些停车项目正按计划加快建设。结合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未来三年,全市将推进120余个公共停车场和11个公交场站建设,建成后可新增7万余个停车泊位,进而让这座城市的“停车之难”获得“最优解”。王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