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首日:语文很“灵活”,数学很“受伤”

语文试题扩大开放性与灵活度,支持考生个性化解读
青岛日报 2022年06月08日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沐源

 “那个成语题改题型了,我感觉还是有点难度”“今年的题目开放性比较强”……考完语文后,不少考生反映语文命题比较开放灵活。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在语言文字应用类题目中,往年对成语的考查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今年则改为了直接填写答案的填空题,没有选项作参考,这让不少考生感觉难度不小,有些考生直言自己没答上来。据相关专家分析,题型变化对应的是考查重点的变化,往年侧重考查近义成语差异的辨析,今年则是侧重考查成语的积累与应用。不过这种题目的答案并不唯一,考生作答只要符合上下文语境即可得分。

 考生反映比较开放灵活的题目还有阅读题。例如,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和历史人物伍子胥有关,试题要求考生比较“渔夫拒剑”改写前后文学效果的差别,引导考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趣味,进行个性化解读。据了解,试题不设置唯一答案或标准答案,而是给出多个要点供阅卷参考,考生答案只要与之部分相符即可得满分。同时,在已给出的要点之外,学生可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据了解,考生之所以会感到考题更加开放灵活,是因为今年高考语文命题在“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等方面继续探索,使用新题型、扩大试题的开放性与灵活度,都是为了进一步降低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得分收益,引导学生认识到低效的学习方式只会带来无效压力和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