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中小学生寒假征文

这里变化真大

青岛日报 2022年04月20日

阅稿人手记(四)

 作文,要把有意义变成有意思

 担任第十九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决赛评委的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耀辉,受邀担任本次青岛市中小学生寒假征文比赛评委。有过评判各地学生作品的经历,刘耀辉给青岛学生提出了建议:写作文,首先要把“有意义”变为“有意思”,才有可能写好。

 写变化,很容易把文章写得过于宏大。城市的日新月异,国家的今非昔比,这些变化确实意义重大,但学生下笔时因为缺少亲身经历,往往只能泛泛而谈。这样的文章就好像嚼到了一块压缩饼干,虽然卡路里足够,但却淡而无味,干货太满却无法下咽。细细审题,其实征文得分点很明确。组委会用“这里”来给“变化”划定范围,引导小作者找身边的切入点,用亲身感受写所见所闻,而“这里变化真大!”以孩童的语气引申出文章的视角,是让学生来写在城市和国家发展变化中的童心、童真、童趣、童乐。

 文章想要有趣,首先要选好题材,对中小学生来说,就是主要写好一件事,这件事要有自己的完整体验和充沛情感。朱自清写《背影》,如果只是写了一堆父亲的事迹,一定无法勾起读者的共情和一腔的感动。与其全面平铺直叙,不如只挑选一件事,将浓烈的情感写得再细腻一点。另外,描写手法上要有讲故事的语言,有人物、有场景、有情节。修辞表达的手法也可以让你的文章变得更加有趣,比如比喻、褒词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夸张、类比、示例等等。最后,要想有趣,一定注意营造冲突和对比。情节曲折离奇,结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具备了这样的元素,你的作文才会生出有趣的灵魂,才会让读者在有趣中乐于品味其中的意义。  (赵 黎)

 张村河之变

 于泽洋 青岛市第二十六中学七年级5班

 初春的青岛略有点冷,但阳光却很好。嫩嫩的垂柳与河中的芦苇随风舞动,柔美的光影倒映在水中……我和妈妈漫步在张村河畔,轻松自在。“青岛真美!连一条河都诗意盎然!”我由衷地感叹。妈妈笑了:你知道吗?孩子,这里曾是一条臭水沟。“啊?太不可思议了!”我感到十分震惊,这里虽说不上鸟语花香,但清新的水草、整洁的道路、错落有致的建筑,怎么能跟“臭水沟”搭界呢?见我不信,妈妈从网上调出了20年前张村河的图片,真是有图有真相呢!只见那时候的张村河污水横流,附近一片狼藉,各种垃圾散落在河道内外,黑色的污水从粗粗的管子里排进河道,隔着手机屏幕,我都能闻到垃圾的腥臭味。

 “为了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环境,政府拨了好多钱整治张村河,改善周边环境,经过多年的努力,才有了你今天看到的样子。”为了改造张村河,青岛的建设者们先是对污水分别进行物理加工、生物加工,然后再用粗滤网、细滤网等器材,层层过滤、层层加工,最终让脏水变成了可以多次循环运用的中性水,让原本肮脏的臭水沟变成了清澈的景观河。如今,张村河又被写进了青岛市的城市更新重点工作中,一条小小的内河,成了我们城市发展的一面小镜子。它折射出的,不仅仅是外表的美丽,更是城市建设者对民生的关注、对绿色事业的执着。

 站在张村河畔,我被震撼了!对它来说,我只是一个小小的过客,可是对我来说,它却让我感觉到了别样的春天。2022年,春回大地,这里的一切显得尤其生机勃勃。河面上,水波粼粼;河里面,鱼儿闲散地游着,偶尔露出小脑袋,感受春日暖阳。“扑通!”应声望去,原来是附近的孩子正在比赛扔石子,他们专心致志地看着石子在水上跳动,欢呼声此起彼伏,为多姿多彩的张村河增添了几分童趣。

 每一份美好的背后,都有无数的付出与坚持,后汉书曾写“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优美的环境来源于城市的不断更新不断发展,我相信,我们的青岛一定会越来越新、越来越美!

 姥姥的等候恐惧症好了

 宋亦琛 青岛启元学校七年级4班

 我的姥姥有等候恐惧症,具体地说,就是特别怕去银行。不过最近,这个老毛病被治好了。

 那是10多年前的一天,姥姥去银行办事,进门按规矩抽号,发现前面有27个人排队。姥姥说,那一次,她真的明白了什么叫度日如年。两个小时后,终于轮到姥姥了。她赶紧站起来,却发现腿都麻了。从此,姥姥患上了等候恐惧症,再也不愿意踏进银行的门。有事非得去,就叫我姥爷代替。

 最近,姥爷从银行回来,带来一个新奇的消息,现在的银行大变样了。姥姥不信,银行网点就那么几个工作人员,办事的人多,怎么可能不排队?可在姥爷的一再邀请下,姥姥还是决定去看看。寒假的时候,我陪着姥姥真就去了一趟银行。一进门,就有工作人员提醒戴口罩,再测体温。另一个工作人员微笑着迎上来,知道姥姥要打印消费明细并且取钱,马上带着姥姥来到一个大机器面前,在智能系统引导下,姥姥完成人脸识别等认证,之后,明细表很快就从机器里“吐”了出来。工作人员告诉奶奶,要取钱,可以在取款机或者柜台完成。姥姥不懂自助服务,便抽取顺序号,坐到沙发上等待。我们环顾银行,大堂里各种机器并排安放,许多顾客径直走到机器前,自助完成业务。整个流程不需要工作人员协助,节省了银行的人工成本,也提高了顾客的办事效率。姥姥新奇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和各式各样的机器,自言自语:怪不得现在柜台排队的人少了。不一会儿就听到广播里叫到了姥姥的号。“没想到这么快!”姥姥说。从姥姥踏进银行到办完业务,仅仅用了10分钟。

 “我服了。现在银行的服务流程大变样,越来越高科技了。而且对老年人有专人服务,贵宾待遇啊!”讲完了感受,姥姥非要让姥爷再作一首诗记录。十几年前,姥姥从银行回家,大吐苦水的时候,姥爷就曾赋诗一首:急急忙忙进银行,抽号排队十米长。不过提款六百元,耗时整用一头晌。这次,姥爷又赋诗一首:待客如同春风来,人机分流业务快。顾客进门是上帝,心情舒畅笑颜开。

 城市的味道

 李佳洋 青岛枣山小学四年级1班

 趁着春节放假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青岛的老城,感受冬日暖阳下青岛的静谧。在去市南老城的路上,爸爸问我,知不知道青岛本地传统的建筑叫什么?我想了想,该是八大关里的建筑吧!爸爸摇摇头说,老青岛的住宅叫里院,里院之于老青岛人就像四合院之于北京,是城市生活百态、市井民生的写照。

 我们走到一片深灰色的建筑前驻足,我突然想起,这地方我之前路过。从前虽没进去,但我记得,这里是破败的老房子,从外面看,墙皮斑驳,瓦片脱落,电线像蜘蛛网一样在头顶绕来绕去,不时还有几根耷拉下来,看上去危险又残破,和我现在看到的建筑完全两个模样。面前的院落像是修葺过的,干净整洁,但细细看去,厚重的地砖、古朴的楼梯,院落里的时间仿佛是静止的,停滞在百年前的某个时间。爸爸说,这叫修旧如旧,让历史建筑保持原有的风貌。

 里院入口处,挂着“广兴里”的牌匾,院子中间是一个四四方方的空地,当年,这里是邻居们闲暇时聊天聚会的天地,是孩童们嬉闹追逐的乐园。冬日下午,阳光正好投射在里院的广场上。我和爸爸坐在小广场的藤椅上,我仿佛能看到房客们踩着石板地面来回穿梭,仿佛听见浓重的青岛乡音在互相问好。空地旁,我发现了一口井。揭开井盖,里面竟然还有清澈的井水。想必当年,无数个清晨和傍晚,这里的井水被勤劳的人们提起,连起了一家又一家的生活,滋润了青岛老城的市井百态。

 院子的角落停着一辆黄包车,我和妈妈坐了上去,老爸就扮演起了车夫的角色。转动的车轮,在石头的地面上发出了吱吱呀呀的声音。阳光照在老爸的脸上,泛着一层耀眼的光。那一刻,时光仿佛定格,历史也仿佛在那一刻活了起来。这可能就是历史给这座城市留下的魂吧。其实,这里变化很大,这里又变化不大。永远不变的是这座城市的味道。

 我的青岛,我的家

 张嘉怡 青岛长泰学校九年级1班

 赤红色的尖嘴,灰白相间的羽毛,健壮有力的翅膀,以及扇子似的尾巴,没错,我就是一只来自西伯利亚的海鸥。我想,你对我应该不陌生吧。每年的10月份左右,我会与我的伙伴们一起向南迁徙。现在来和我一起感受着美妙的迁移之旅吧!

 我们之所以要南飞,是因为冬季的西伯利亚实在是难以忍受,暴雪、狂风、骤雨……无奈之下我们只好向南迁徙找到一个舒适的地方过冬。我们不停地挥动着翅膀,在风中呼呼作响。穿过蒙古,飞越东北,经历了无数次的日出日落……终于,我们在青岛的海平面上腾空飞起。“青岛,我们来了!”我们早已抑制不住内心的欢呼雀跃。

 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看,那边还有来得更早的伙伴们在一起嬉戏玩乐;瞧,这边兴高采烈的人们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我的伙伴们似乎已经按捺不住了,成群结队地向四周飞舞翱翔,远远望去好似飘起了阵阵雪花。有的飞向金黄灿烂的沙滩上觅食,有的停留在古老雄伟的栈桥上欣赏,还有的在五四广场的空中不停地盘旋欢呼。青岛仿佛我们的家一般,而青岛也似乎把我们当作家人。

 这里的变化可真大,海水愈发的清澈,水中的鱼虾也十分鲜美,周围的湿地公园也越来越多,崂山山头又有新绿,这里的空气也越来越清新,地面上的垃圾也不见了,游客们也更热情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青岛不仅仅有这些代名词了。快看!一座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如同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架架立交桥宽阔平坦,四通八达,如长龙一般交错纵横。一到夜晚,万盏灯火大放光明,一幢幢高楼大厦,顿时披上了宝石镶嵌的衣衫,一条条街道也都变成了皓光闪耀的银河。海边的灯塔指引着方向,五月的风发出的红光一点点将温暖扩散,海面上的倒影里,不仅有漫天的繁星与明月,也有万家灯火。

 之前,我的朋友告诉我青岛的湖泊栖息地荒草成堆,而如今,清清的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是那么碧绿,那么透明!微微的波纹闪烁着点点金光,仿佛一块翡翠镶嵌了许多金片,一闪一闪,让你觉得它是那样轻柔、可爱。湖堤上,梧桐树、柳树像一个个英勇的战士,挺起身子守卫着生育他们的这方土地,守卫着我们的湖泊。只听“啪——”一条鱼跃出水面,又钻了回去,给这如诗如画的景色平添了几分生气。每当夜幕降临,湖坝灯火辉煌,犹如繁星洒落人间。

 海面上白帆点点,与天上朵朵的白云相映生辉。青岛,很开心我们能再一次的相遇!

 家乡变化真大

 刘家源 平度市常州路小学六年级3班

 寒假,爸爸要带我回老家去看看。一听说要回老家,我就发愁。因为上次回老家还是我上三年级的时候,那时正逢雨季,老家屋子在漏雨,门前的泥土泥泞地黏住我的鞋子。村前的一条沟渠堆着垃圾,臭气熏天。但拗不过爸爸,我也只能垂着脑袋跟随爸爸出发了。

 一番颠簸,我们到了进村必经之路。这里的道路好平整啊!道路已经铺就沥青,路两旁种上了白杨树。村口沟渠不再有垃圾,竟然流淌着清水,再仔细看,几条小鱼在其中游弋。小沟的旁边是一排整整齐齐的垃圾桶,“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分门别类。哦!原来农村也开始提倡垃圾分类了。

 向前继续走,村口多了一个健身广场,广场上的健身器械比我们家小区的还要多。老家的屋子已经翻新过,从外面看,墙面洁白如雪,大门火红如日,瓦片整整齐齐地排在屋顶上。还有三四个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院子正中是主屋,两旁是厨房和仓库,这结构,简直是四合院啊!中午吃饭时,我兴冲冲地想要去烧火,可走进厨房,却发现这里早就用上了电饭锅和天然气。

 距离屋子不远的田地里,竖起了蔬菜大棚,据说大棚一年四季都有产出,让村里人的钱袋子都鼓了起来。

 “怎么样?家乡的改变是不是让你大吃一惊!”爸爸得意地问我。是啊,老家的变化太大了!电视里常说的乡村振兴,我亲眼看到了!

 蜕变的坛顶山公园

 吕思远 青岛市四方实验小学五年级1班

 坛顶山是我家后面的一座小土山。它见证了我的成长,我见证了它的变化。

 我幼小时,坛顶山光秃秃的,一年四季无花无草,有的只是沙土与荒凉。当风吹过时沙土飞扬,在山顶上玩耍的小朋友们被风沙吹得睁不开眼,用自己的小脏手一捂脸就成了“煤矿工”,衣服一抖一地沙。

 现在的坛顶山变了,变香了,变绿了!闻,春有槐花香四溢;夏有丁香淡芳雅;秋有菊花迷人醉;冬有梅花斗雪霜。听,布谷报春;黄鹂鸣夏;鸿鹄啼秋;雪覆松柏沙沙响。看,五彩的春;碧绿的夏;金黄的秋;银白的冬。灰蒙的石路、朱红的亭台、清澈的小湖,哪一样不令人神往?坛顶山一年四季美如画!

 从山顶往下望一片碧绿,四季常青的黄杨球、冬青、南天竹似绿海碧波荡漾。山顶新建了一个广场,光滑平坦的大理石地面上建造了一个凉亭,吸引了许多“老舞者”尽情舞蹈;吸引了许多孩子轮滑玩耍;还吸引了许多“健身族”跑步锻炼。玩累了就到凉亭里纳凉、休息。现在的山顶不但美观,而且实用。山顶成了人们的乐园。

 半山腰的变化更大。不光有信号塔和梯式平台,还有趣味十足的体育器材。由原来蜿蜒曲折的土路变成了宽敞到三人并排走的石路。吃过晚饭来散步的人们,有说有笑,谈论着坛顶山的变化,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年年都有新变化。

 山脚下最醒目的便是人工湖,里面养着许多小金鱼供人们观赏。岸边立着黄底红字的大牌子,上面写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样的坛顶山,我们当然会用心爱护。

 这就是坛顶山近几年的变化。它变得山美、水美、环境美。同学们,努力学习吧,未来的家乡美景由我们来创造!

 滨海城,欢乐无穷

 邱东灿 青岛北山二路小学三年级2班

 这里变化可真大!特别是欢乐滨海城。

 欢乐滨海城靠近环湾路,听老人说这是个填海造田的项目。记得我还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经常带我去欢乐滨海城的海边玩,那时候,我们还把这里称作后海。小时候,后海一片荒凉,只有一个小区孤零零地立在环湾路旁,要去海边,需要通过一条旋转小路。小路的弯度实在太大了,是交通事故高发区,每次经过,我都要捏把汗。

 虽然那时,这个海域没有被开发过,但我们仍然喜欢在这里挖沙、捉小螃蟹。不繁华的后海,留下了我很多童年的美好回忆。

 随着城市的发展,这里的房子越来越多,一个个小区建设起来,小区里还建起了一个九年制的滨海学校。我们家也搬到了这附近,一起享受越来越便利的生活条件。

 为了解决交通问题,工人叔叔们把之前的旋转小路隔了起来,在左侧修了一条直通滨海城的宽阔马路。有了这条路,来后海玩的人越来越多了,后海的游乐项目也不再仅有捉鱼摸虾。增加了帆船、皮划艇等项目,海边的游客越来越多。

 欢乐滨海城的海边建起了大广场,附近的居民都在这里健身运动。一到周末,我也会和弟弟来这里玩,不起眼的滨海城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欢乐滨海城,这里的欢乐说也说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