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丁倩倩
因受内外部因素影响,今年以来A股持续回调,令市场情绪陷入低迷。截至3月31日,上证指数年内跌10.65%,深证成指跌18.44%,创业板指跌19.96%,科创50跌21.97%。
受A股下跌的影响,基金与净值型理财市场同样受挫。主动权益基金在一季度走入“至暗时刻”,大批产品年内大幅度亏损。众多银行理财产品也跌破1元面值,让投资者体验到“净值化”理财产品的转型。
顶着下行压力,进入3月下旬,基金公司纷纷斥资购买旗下产品,理财子公司也相继宣布购买自有理财产品,“自销自买”的“自购潮”背后,有着怎样的逻辑?
57家基金自购近20亿元
据相关媒体报道,一季度至少有57家基金公司与券商自购旗下产品,净申购金额18.6亿元,涉及105只基金,多为股票和混合型基金,且于3月成立的基金占近半数。
一季度A股市场持续走低,投资者避险情绪浓厚,公募基金的数量减少,募资进度也不及预期。数据显示,2021年前两个月新基金发行份额是8781亿份,而2022年同期发行的新基金仅有1042亿份,同比下降88%。截至3月2日,年内已有6家基金公司9只产品募集失败,其中包括两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
实际上,基金的“自购潮”从年初便已开始。2022年1月27日,易方达、广发、富国、嘉实、南方、汇添富等多家基金公司纷纷发布公告称,将用自有资金自购旗下基金,每家自购金额均不低于5000万元,且持有不低于一年,以提振投资者信心。
被行业视为转机的是3月16日国务院金融委会议的重磅发声,从政策层面释放出稳定市场的明确信号,基金“自购”掀起一轮新高潮。仅在3月17日,就有包括易方达、交银施罗德、天弘基金等多家公募机构发布自购公司旗下权益类基金的公告。
基金自购并非新事物,但今年自购规模超过往年同期。业内多认为,在市场情绪相对悲观时,基金公司出手自购,与投资者深度绑定,意在提升投资者信心;同时经过前期深度回调,在基本面、估值、政策等多重因素叠加下,A股的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基金公司购买旗下基金,展现了对股市的信心以及对公司投研能力的信心。
5家理财子公司砸28.5亿元
无独有偶,继公募基金“自购潮”之后,理财子公司也纷纷出手自购。
4月2日,兴银理财和招银理财分别发布公告称将以自有资金购买本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其中兴银理财的预计投资额为10亿元,招银理财预计投入5亿元。至此,共有5家理财子宣布自购,金额达28.5亿元。
最早“官宣”的是光大理财。3月23日,光大理财公告称以不超过 2 亿元的自有资金投资本公司发行的阳光红股票型和阳光橙混合型理财产品。光大理财相关人士表示,增持旗下产品是对中国资本市场韧性的信心,也是对自身投研能力的信任。虽然理财公司以自有资金自购旗下产品并不少见,但以公告方式公布自购行为尚属首次。
继光大理财之后,南银理财和中邮理财相继发布公告称,基于对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稳定繁荣的信心,以及公司持续提升投研能力的决心,本着与广大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申购旗下理财产品。其中南银理财斥资5亿元,中邮理财则斥资6.5亿元。
理财自购与公募基金的自购外在原因一致,进入2022年以来,债股市场调节导致理财产品收益缩水,加之理财净值化转型,“破净”频发,引起理财产品面临赎回压力。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8日,全市场共有理财产品28467只,跌破单位1元面值的产品有2101只,破净占比约7%。
虽然理财产品主要投向债市,但从5家理财子公司的公告看,申购产品不乏权益类、混合类。兴银理财相关人士表示,近期权益市场回调,配置价值凸显,银行理财子公司借助渠道优势选择头部基金公司开展合作,布局含权益产品,以持续分享资本市场发展的长期红利。
自购,营销还是抄底?
相关人士分析,理财子公司自购行为与公募基金自购差不多,通过自购,基金与理财一方面表达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是对公司产品及投研能力的“自荐”,是基金和理财的营销手段。
不过,也有专业人士表示,并不能简单地将当下的“自购潮”视为一种“营销方式”,它确实代表了一种共识,意味着行情见底的可能性较大。从历年看,基金公司集体自购,多数出现在市场风险情绪较低时,估值水平也较具吸引力,此时往往是以较低的价格储备“弹药”的机会。一位百亿私募基金的负责人直言,当前市场已经处于历史性底部,投资风险回报极具性价比,风险补偿处于较高水平。
但集体的自购行为并不代表投资者可以追随买进,实际上,自购行为或是自购金额并不能真实体现出公司对后市的态度,更不能体现基金成立后基金经理的操作和收益水平,投资者应该更关注管理能力,一业内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