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桂秋在裂隙灯显微镜下为病人做术前眼部检查。 于 滈 摄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 萍
“请坐,下巴垫在纸巾上,眼睛往前看,看我耳垂。”
“咯哒”一声,她打开了裂隙灯显微镜。“咯哒”一声,裂隙灯关闭。
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
2月24日上午7:30到12:10,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主任赵桂秋一共看了32个病号。其中,23个病号是医院按规定发放的当日号源,其余9位病号是没挂上号,在诊室外等着碰运气的。只要情况允许,赵桂秋都尽量不让患者白跑一趟。
这位从医37年的女医生,微卷的长发,戴着时下流行的无框眼镜,说起话来轻声细语,但与患者谈病情时,却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
一位白内障手术后出现“飞蚊症”症状的患者思想压力很大,赵大夫告诉他:“‘飞蚊症’并不影响视力,回家该干嘛干嘛,别太关注你的眼前,多锻炼、干家务就行。”接着,她又回过头来,对身边的学生说:“很多医生不敢下这个断语,但凭我几十年的经验,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患者。如果我们和病人不说清楚,病人会带着焦虑到处求医问药,病人的自我感觉也会越来越差。”
一位20多岁的姑娘眼睛发红,说“看东西不清楚,很疼”。赵桂秋给她做了检查,迅速判断她得了严重的色素膜炎。看了她带来的药,说:“你待会儿得在眼部打一针,回家点眼药,3天后来复查。我给你开点药,比你原来用的药便宜得多,也就十几块钱吧,但效果要好。记着,你一定要尽快去风湿免疫科看看,你的眼部症状与全身病相关,可能伴有强直性脊柱炎。”后边这句话,赵桂秋重复了两遍。
每年1000多台眼科手术,最快的三到五分钟
1985年,23岁的赵桂秋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眼科手术真的是立竿见影,患者一摘下纱布,就能看见东西了。这对当年二十出头的我来说,太有吸引力了。”回忆起职业生涯的起点,她眼角带笑,仿佛又回到了青春飞扬的岁月。彼时,电影《人到中年》甚是火爆,潘虹饰演的眼科医生陆文婷医术精湛,为众多患者带去光明,深深地震撼着赵桂秋的心灵,激励着她立下做一名眼科大夫的志向。
循着这条路,赵桂秋坚持了近四十年。“对于职业女性,很多人都会问事业和家庭如何平衡。我的经历告诉我,投身工作时心怀热爱、心无旁骛,回归家庭时,负起责任、做好榜样,不急不躁地坚持,是可以达到一种平衡、取得成功的。”
赵桂秋现在每年要做1000多台手术,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是从全国各地慕名找来的。“当他们找到我的时候,能让我作出要不要给病人做手术、要不要做治疗决定的,永远只是病情本身,不会掺杂其他因素。”她说。
去年夏天,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被家人用轮椅推进了赵桂秋的诊室。老人患有严重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也不好。“我不是不知道这台手术的难度和风险,术中一旦掌控不好,会引起眼部出血、恶性高血压,可能危及老人的生命。但是患者才73岁,退休金又不高,眼睛看不见,雇不了保姆,真的是拖累着全家。他找到我,哪怕有一线希望,我就不能不做,这是我做大夫的使命。”赵桂秋说。
她当即安排老人入院,尽快给老人做了手术。手术后,当老人摘下眼罩那一刻,他左看看右看看,不敢相信自己重见光明了。他低头拽着病号服衣角,像个孩子一样哭了好久。赵桂秋说,那一刻,她找到了自己坚持的意义。
要确保每一台手术尤其是疑难杂症的高难度手术的成功,必须保证手术的快、稳、准。“快、稳、准”这三个字,赵桂秋整整练了37年,今天已经声名显赫的她,仍然坚持每做完一台手术都要总结归纳。她现在做白内障手术最短用时三到五分钟,经常是病人还没感到紧张恐惧时,她的手术已经做完了。
“赵主任做手术干净利索,特别巧,我们十几分钟才能完成的手术,她只需要三五分钟。她经常是一边跟紧张的患者聊聊天,说‘我先试试啊’,一边还没等患者反应过来,手术就收尾了。”赵桂秋的博士生林静教授每每说起老师的医术,总是羡慕不已。
搞科研带徒弟,光博士后就培养了3名
当天的下午2时,是赵桂秋查房的时间。她和团队成员、学生一起走进眼科病房,耐心询问患者的术前准备、术后恢复情况,时不时指着远处、近处的物体,检测术后眼力状况。叮嘱患者要学会科学地使用眼睛、训练眼睛。整个查房过程,她说得最多的话是:“很好,这眼睛多漂亮。”“放心吧,恢复得很好。”听了这些话,患者们都高兴地说:“听赵主任这么说,咱心里就踏实了。”
让病人心里踏实的,是这位获得“中国医师奖”大师的高超医术。现在赵桂秋对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时机的把握及术后弱视系统训练、复杂白内障治疗、高端晶体使用等都有独到体会,对散光眼及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掌握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赵桂秋曾接诊过一名3个月大的婴儿,孩子患有先天性失明,眼球基本不转。赵桂秋检查后发现孩子是先天性白内障,通过手术是可以恢复视力的。由于手术时机好,术后矫正治疗及时,孩子终于可以随着光亮转动眼睛,慢慢地看到世界了。
“在工作中,我特别重视这类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因为越早重建视功能,长大以后恢复视力的机会就越大。通过干预,从婴幼儿时的盲人,逐渐过渡到低视力,最后恢复到正常视力,我觉得我的陪伴格外有意义。这类病例,我已经成功做了500多例了。”赵桂秋说,除了孩子,她也给画家、雕刻家治疗过眼睛,通过她的治疗,艺术家们重新投入艺术创作,这让她很自豪。
张先生是位小有名气的画家,但是高度近视并伴散光的眼部疾病一直困扰着他。1200多度的近视度数给他的创作带来了不小的烦恼。患了白内障后,他更是寝食难安。接诊后,赵桂秋团队考虑到张先生所从事的特殊职业,特别为他制定了一个“一举三得”的手术方案,即通过一次手术既治好白内障,又同时降低近视度数、矫正散光。手术效果令张先生十分满意,眼前的厚玻璃瓶底似的镜片也换成了轻薄的镜片。
这个“一举三得”手术方案就是赵桂秋目前广泛推广的精准医疗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千篇一律的白内障传统复明手术,而是以屈光性手术为代表,综合考虑每位患者术前不同的屈光状态及生活需求,为其“量身定制”一套适合自身情况的个性化方案,同时精确选择人工晶体,从而使患者获得术后完美的视觉体验。
赵桂秋还一直坚持药物研发。针对临床真菌性角膜炎治疗药物匮乏、疗效差等问题,她研发了角膜抗真菌缓释药膜和滴眼液,制备出适合眼表应用的新型真菌性角膜炎治疗药物,在转化应用于临床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降低了青壮年致盲的发病率。此外,她参与主编的很多教材,解决了眼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材不足、外语教材匮乏的问题。
青大附院是教学医院,赵桂秋除了是一名临床医生,还是一名老师。现在,她已经培养了139名硕士和博士、3名博士后、两名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这几年,赵桂秋养成了一套时间管理习惯:出诊、查房时,总是带着学生,边看病边教学;外出参加学术会议,行李箱里背上学生们的论文……但不管本职工作多忙,赵桂秋依然热心公益。到农村扶贫,一天能做20台手术;每年的爱眼日,她会去学校、养老院义诊。
“做眼睛的艺术家”是赵桂秋给自己的职业定位。而她身边的学生却告诉记者:“赵老师还是生活的艺术家,游泳、茶道、瑜伽,她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