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没了,焦虑还在吗?

青岛日报 2021年12月06日

□赵 黎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如今,老师的这件“法宝”被上了锁。

 今年8月底,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规定,明确要求压缩考试次数。青岛前不久发布了《青岛市义务教育学校减轻学生负担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大幅压减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义务教育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学校和班级不得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也不得以测试、测验、限时练习、学情调研等各种名义变相组织考试。不得面向小学各年级和初中非毕业年级组织区域性或跨校际的考试。初中毕业年级可在下学期总复习阶段组织1—2次模拟考试。除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外,不得组织任何与升学挂钩的选拔性考试。学校期中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初中各学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和初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成绩不得与升学挂钩。

 这是青岛为贯彻“双减”政策顺势而为。

 不考试,学生一片欢呼。此前低年级考试增加学生学业压力,学生分数公开增加竞争残酷性……如今不考试,这些问题全解决了。

 在这一政策公布之前,小学低年级不组织期中考试的要求已经出现在多地教育部门的文件中,但“换汤不换药”的考试一直以各种名义存在着。不敢明目张胆叫“期中考”,就变成“阶段性练习”“数学大闯关”,甚至是“增值评价基线调研”“阶段性自主作业”之类听起来就特别有“技术含量”的测验。老师和家长心照不宣,该考试考试,该排名排名。

 老师和家长的这种默契源于考试的功能性。“备、讲、批、辅、考”是老师将教学内容落到实处的传统做法。考试作为总结知识、查漏补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让学生及时找出自身的薄弱点,发现知识体系的短板,可以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家长知晓学生在全班、全年级甚至全市的位次,心中有数,早做规划。

 考试是多种因素的聚合反应,知识积累、灵活运用、临场发挥、考试心理都能影响到成绩。在一时半会儿还找不出更公平、有效、容易操作的评价选拔方式时,中考、高考无法被取代。既然孩子早晚还是要考,就有学校和家长认为,早点接触考试环境、锻炼应试心理,总好过在中考时“拆盲盒”。

 考试是把“双刃剑”,用不好,斩杀了孩子的快乐童年,用好了,打下坚实基础。其实,要不要考试并不是重点。考试是手段,教育最终指向的孩子终身发展才是目的。教育部门的目的明确,要营造优质教育环境,让孩子们在兴趣引导下增长知识,而不是在竞争中被迫应战。

 政策的成效需要时间来检验,孩子的成长却是一天都耽误不得。对学生和家长来说,低年级不考试,但陪伴需要到位,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不落在纸面上的功夫一样都不能少;高年级没有期中考,每个单元的知识还是得巩固学牢,课堂需要更高效,日常作业需要赋予更多功能,避免把小错误攒到期末;初中阶段考试少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应对选拔的能力不能忽略,积极健康心态是孩子们迎接中考的强大武器。

 对学校来说,没有了考试成绩这个“硬杠杠”,如何激励老师打造高质量的课堂,鼓励老师用好课后作业这个阵地替代考试的查漏补缺功能,学校需要有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让没有考试的学习生活依旧保持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