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青岛全民阅读服务不断渗透、浸润,覆盖到更广泛的人群——

阅读:向宽处行,于细处布

青岛日报 2021年12月06日

▲读书已经融入青岛市民的生活。 王 雷 摄

▲读者在老城区首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体验数字阅读服务。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 魏

 每天早上7:00-7:30、晚上6:00-6:30,平度市明村镇闫村的大喇叭会准时响起,通过e视听资源的推送,诵经典、传知识、讲评书、播时事。在这个远离青岛中心城区的村落,村民们已经习惯于变“读”为“听”的新阅读方式。

 阅读,以更加精准、便捷而为当地熟悉的方式,介入村民生活,重新激发人们被互联网裹挟而过度消解的阅读热情。这也是2021年青岛日益出新构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效推动市民阅读的缩影。

 这一年,青岛全民阅读锚定确实的方向,步履从容,如同水流,因势赋形。从城市到乡村,阅读向宽处行,于细处布,以各种创新模式渗透、浸润,覆盖到更广泛的人群。

 使用率有增无减的图书馆

 根据市图书馆2021年1月至11月的图书借阅统计,排名前50位的借阅榜单中,武侠经典《射雕英雄传》和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一骑绝尘,遥遥领先,借阅次数分别达到106次和96次。《三体》、《十宗罪》和《权力的游戏》等畅销小说也在榜;此外,《三联生活周刊》《读者》《环球人文地理》则位列借阅期刊前三甲。与上一年略有不同的是,借阅榜前50位,文学类图书占据了绝大多数。

 另一项统计则显示,今年截至11月,市图书馆共接待入馆读者88万余人,借还书刊98万册次,借阅人次、图书借阅量达到疫情前2019年的83%。

 从市图书馆的借阅情况,或能窥得青岛人阅读方式和倾向的一斑。实体书借阅作为图书馆的传统功能,在2021年依然保有一定的应用量,这说明,作为城市推动全民阅读的主阵地,图书馆的应用和其吸引力并没有减弱,这一方面凸显了青岛人拥有传统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则得益于不断创新和拓展的服务。

 今年,针对少年儿童、老年人及残障人群的文化需求,市图书馆通过开展贴近不同群体的阅读推广活动,不断拓展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截至10月,市图书馆共举办了少儿阅读活动超过50场,小贝壳快乐营亲子读吧、多味书坊、四季阅读夜、小贝壳进校园品牌活动,对培养儿童阅读兴趣、提高儿童阅读能力、共建“书香青岛”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聚焦银龄阅读,市图书馆特别针对消除老年人数字鸿沟,打造了“三分钟get一个小技能——智慧小课堂系列讲座”品牌,用丰富的小视频,帮助老年读者掌握小技能,融入智能社会和数字阅读;特别选择心理学专业书刊,捐赠给市强制戒毒所的心理辅导室……

 因地制宜,培育地域特色精品项目,也是市图书馆创新服务品类的重要举措。2021年,“解读名家笔下的青岛”,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精选书籍中与青岛相关的文字描述,以短视频方式实景拍摄,让读者更加直观地阅读到百年青岛的历史文化,也丰富了地方文献资源的馆藏。

 目前,利用线上平台的强大功能和影响力,市图书馆打造了多种“云”阅读模式,举行各类线上活动273场,累计参与读者30余万人次。

 飞越城市街区的阅读场域

 12月份,市南区“书式阅冬”主题阅读的系列活动开启。与阅读相伴的咖啡文化、现代文人们在这座城市留下的文化风景、讲给孩子们听的节气故事、属于摄影爱好者的知识和实操、有关《瓦尔登湖》的自然观与音乐感悟……在已经排满一周的活动计划中,领读者的职业身份、阅读主题和阅读场景不断变化、更新,跨越、覆盖不同的街巷空间。

 这让人们联想起今年夏天的“书式生活 阅享当夏”亲子阅读夏令营活动,那一次,市南辖区内的六处博物馆、咖啡馆、美术馆等公共空间与区图书馆共建阅读阵营,联合开展了一场为期五天的阅读旅程,朗读分享、现场互动体验、制作手报,还有接踵而至的享读市集、夜读沙龙,属于孩子们的展览、音乐会,丰富的形式和内容,突破纸书的边界,让以家庭为单位的阅读群体共享沉浸式阅读的乐趣。

 也就是在那次活动中,市南区图书馆作为活动的具体承办方,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我们的阅读服务绝不仅仅局限于一座图书馆。

 把阅读贯穿四季,一年不断线,通过主题阅读活动,为特色阅读空间增添书香和暖意,慰藉人们的心灵……围绕这一活动主旨,由市南区文旅局策动的这场公共阅读从夏季延伸至冬季。它飞越楼宇、企业机构驻地、咖啡馆、公共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书店,覆盖儿童、白领、社区居民……

 2021年,是市南区打造“图书馆+城市空间”的“泛在”阅读场景的元年,“南邻书房”,一个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概念也呼之欲出。据透露,未来以此为名,市南区将打造特色城市书房品牌,培育全新的阅读场域,探索区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就在市南区开启全民阅读新布局之际,青岛的全民阅读硬件设施布局也取得阶段性成果。305处智慧书亭、40处社区书屋、25万册纸书,完成在全市地铁、机场、火车站、党政机关、街道社区、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布设,而明年,在提供种类齐全、品质优良的纸质图书资源的同时,青岛还将进一步扩充电子书音频书下载资源,完善图书借阅和大数据分析系统,并在全国率先完成“书香地铁”的建设。

 “书箱”带“活”的乡村阅读

 在乡村,实现5000个农家书屋全覆盖目标的基础上,一场阅读设施的应用升级也在2021年拉开序幕。

 平度明村镇成为乡村阅读的成功样本。这里的应急广播体系,覆盖115个村庄的25000余户村居,而其所属的闫村试运行“空中的农家书屋”以来,平均每日广播包含党建知识、红色故事、健康养生、家庭教育、儿童教育、相声曲艺和经典评书七类节目,时长54.5分钟,让当地群众养成了“听书”阅读新方式。

 正是在“空中的农家书屋”启动进一步推广的仪式上,当地另一项更具人气的乡村阅读创新模式——“行走的书箱”浮出水面。

 5年时间,平度市选取区市“面积最大、扶贫任务最重、群众阅读需求最多”的旧店镇作为试点,成立了由平度市政府、青岛快乐沙爱心帮扶中心和“微笑彩虹”阅读志愿者服务队三方合作的运营组织体系,开展“行走的书箱”项目。该项目还有5名全国阅读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负责全程指导。项目使用不同颜色、简便实用的手提箱,每个书箱配备10册图书,图书均是由社会志愿组织,根据群众点单,经专家推荐的优质书籍,分文学类、少儿类和科技类三大类,每种颜色的书箱配不同种类的图书,方便不同群体选择阅读。每个书箱、每本图书都统一编号和编目,防止流失。

 通过政府、社会组织和专家团队三方合作,设计学校、村庄不同的行走路线,同时培养一支当地居民组成的领读人队伍,这些举措都有效激发了乡村阅读热情,打通了乡村阅读“最后一公里”。

 为推动“行走的书箱”走深走实,平度市还建立了“便民服务大厅图书漂流站”“大泽山岳石村图书驿站”“星光华府社区图书驿站”“崔家集职工书屋”等图书流动阅读点,正探索将市图书馆、镇图书馆分馆和农家书屋实现有效链接,在镇图书馆分馆设立“行走的书箱”驿站、“领读人”培训中心和图书配备中心,确保让最新的图书“行走”到有需求的读者身边。目前,这一以农家书屋为依托的乡村阅读推广项目,3020个书箱已覆盖17个镇街,培训领读人队伍80支,他们走进220个村庄、30所乡村学校,累计图书借阅量超过50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