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招才用才惠才各方面利好不断“加持”,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添能蓄势”——

青岛力推事业单位人才制度“更新更活”

青岛日报 2021年11月22日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任晓萌

 本报11月21日讯 记者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聚焦事业单位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等,持续推进事业单位人事人才制度创新,全面落实事业单位各类人才奖励、补贴和基层倾斜政策,放权搞活,不断激发事业单位人才创新活力,有效提升全市社会公益服务水平。

 在制度创新层面,我市制定出台《青岛市事业单位紧缺急需专业目录》,围绕重点产业及重点项目,确定教育、卫生和其他行业三大类130个紧缺急需专业,对纳入目录范围的紧缺急需人才岗位,实行多元化招聘,提高紧缺急需专业招聘效率和人才引进的针对性;制定出台《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制定出台《青岛市市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遴选实施办法》,打破事业单位经费形式限制人员交流的壁垒和传统“笔试+结构化面试”的考试方式,打通了事业单位人员自下而上的交流堵点,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下得去,干得住,回得来”;制定出台《关于支持中医药事业聚才用才强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创造优秀中医药人才“进得来、用得上、留得住”的一流环境,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政策激励方面,强化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正向激励机制,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三级岗位聘用推荐,18名省级行业领军人才获聘二级岗位,121名市级行业领军人才获聘三级岗位,充实了高层次人才队伍力量,激发了干事创业活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添能蓄势。积极落实基层事业单位人才倾斜政策,10月份,首次组织开展基层工程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共有22名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取得高级职称;落实乡镇专业技术人才“直评直聘”政策,加大岗位倾斜力度,较好地化解了基层单位中高级岗位数量不足的矛盾。

 积极落实激发事业单位人才积极性的各类奖补政策。落实“金种子”人才培养经费补贴,鼓励事业单位引进全球Top200高校、自然指数前100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出台新一轮事业单位顶尖人才认定和奖励实施细则,今年以来事业单位新引进认定顶尖人才5名,分三批共发放顶尖人才奖励857.9万元;落实国家、省级领军人才安家补贴,今年以来共为9名国家、省级领军人才发放安家补贴340万元。此外,全市各级认真落实事业单位大学生住(购)房补贴,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的指导意见》,充分激发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活力。

 为充分实现事业单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今年我市启动了千名专家“进重点企业、进企业研发机构、进见习实习基地”行动暨山东大学百名教授进百企行动,打破区域、单位、体制限制,紧密围绕重点产业项目,聚焦企业创新需求,充分调动专家和企业的积极性,建立校企合作需求调研及发布机制。积极对接“柠檬豆”平台助推各方需求合作,积极对接“政府专员跑区市”和“金融服务区市行”等活动,推进专家成果与企业需求深度融合,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度合作,引导人才智力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