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桂田
■张友明(中)
■李占扬
■王曙光(中)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 黎 通讯员 杨静轩 吴 曾 崔冰姿 孙海涵 景绍鹏 周雪阳 张建伟 赵玉洁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的校园里从不缺名师。可能和你擦肩而过的院士,就是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的密码学家;或许在教学楼前温和地和你问好的教授,手里正掌握着人类抗癌关键技术;食堂里扎堆热聊的,是博士生导师和他的学生,“午餐见面会”能聊学术也可以说生活;在博物馆里偶遇的,是有多年考古经验的专家,凭借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化石,改写了人类演化历史……
近日,记者走近山东大学青岛校区里的这些名师,采撷他们当中一部分精彩故事,以飨读者。
崔桂田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开启学生思想之门
崔桂田身兼数职,在问及其最喜欢的职务时,他直言:“最喜欢教师这个职位。”
师者何以为师?示以德行,授以学识。自1984年留校工作三十余年来,崔桂田始终坚持在本科教学第一线。同学们对他的评价是:在轻松有趣的课堂环境中学习知识,在风趣幽默的话语中引人思考。他对每一个问题的讲解,既富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又结合当下社会发展的现状和矛盾,深入浅出,充满启发性和思想性。“还记得大一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开课,崔桂田教授就告诉同学们要‘思想我们的思想,担当我们的担当’,希望同学们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世界,从僵化和落后的思想理论中解放出来,始终保持理论的先进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学生丁广昊回忆起崔教授的课,仍记忆犹新。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的本科生导师制度为科学社会主义专业首创,后被所有专业借鉴,成为青岛校区书院制的一大特色。崔桂田教授作为“书院导师”全身心投入到新角色中去,做大学生放飞梦想的“扶梯人”。作为本科生的生活导师,他对同学们体贴入微,倾听同学们的烦恼,对同学们的心理压力进行有效的疏导。在担任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书院导师期间,他创设“午餐见面会”“书院交流会”“社会调查培训会”等形式,指导和帮助同学们做好心理调适、人格培养、人生塑造、学业规划等。学生马翻锁回忆,有一次崔桂田教授和学生开“午餐见面会”,所有同学面前的餐盘都空了,唯独崔桂田教授的只是动了一两口。他全程都在倾听同学们的困惑,回答同学们的问题,直到见面会结束,才有时间扒拉几口冷饭。2017年,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前往济南教学实习,同学们到达宾馆时已是深夜11点半,本以为需要自己办理手续、安排房间,却在昏暗的灯光下看见崔教授在宾馆门口等候的身影。寒风中的老师帮学生张罗住宿事宜,都安排妥当,才骑着电动车独自离去。
教育无痕,润物无声。在心灵与知识的碰撞中,处处体现着崔桂田教授的师者之心。
张友明 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微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研发细菌抗癌药
平易近人的张友明教授,讲话时总带着几分笑意与热情。您想要找他,就去实验室吧。学生们知道,张友明最喜欢在实验室待着,看看瓶瓶罐罐,解答学生们的问题。做实验用的细菌平板上面有各种各样的细菌,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已经受到污染的?学生们很难辨别,但张友明一眼就能判定。
“科研工作是很辛苦的一份工作,科学家的产出与投入在很多时候并不成正比。对搞科研的人来说,对所从事的科研项目没有兴趣是万万行不通的,这样的科研过程会很痛苦,也会很艰难。”在德国求学时,张友明的导师从不给他限定科研方向,而是给他充分的自由空间让他研究感兴趣的课题,这样的科研培养方式让张友明受益良多。自己做老师后,张友明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给学生充足的科研自由。“我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经费,良好的实验室平台,以及基础知识的指导,剩下的就由学生们自主探索、实验。这是培养科研人才的一个很好的路径。”
张友明教授非常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他认为,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都是打牢基础的学习阶段,练好扎实的基本功,之后再结合自身的专业和特长做出就业或者继续科研的选择。他并不建议学生在没有综合权衡的情况下,执拗地“一条道走到黑”。这就好比在崇山峻岭间,水是蜿蜒的,它在蓄势,并不焦急,到了有利的地形,它便顺势而为,汇入汪洋大海。
做科研离不开团队的力量。2013年,张友明从德国回国,带回了7名在德国培养的年轻科学家,他们现在大部分在张友明的科研团队中。团队成员既有国家级的特聘专家,也有山东省级人才及山东大学齐鲁青年人才,年龄平均在30多岁。正是这支年轻的科研队伍,不断地在微生物基因组编辑领域取得了一项项重大的科研成果。目前,张友明教授团队致力于开发细菌成为抗癌药物靶向传递载体。这是一项造福人类的研究,研究一旦取得成功,可以使抗肿瘤药物的花费大幅降低。靶向治疗,是指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与致癌位点相结合而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或较少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目前,大多数国家的靶向治疗主要通过抗体抗癌药物方式进行,虽然效果显著,但是成本太高。一个疗程治疗费用至少需要几十万元。我们要做的是,通过细菌来进行肿瘤的靶向治疗,让细菌在肿瘤中增殖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因为细菌是活的,培养它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分离靶向抗癌药物的成本。”
李占扬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人类学家、古生物学家、旧石器考古学家。
改写人类演化的历史
2020年,Archaeology(《考古》)杂志评选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李占扬教授团队在河南灵井发现的鸟雕像化石上榜。灵井鸟雕用烧焦的骨头碎片雕刻而成,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像艺术品,它的发现将东亚雕塑艺术的起源提前了8000多年。同时,这也是迄今所知唯一的动物站立在基座上的旧石器时代雕塑作品,确定了一个长期未知的原始艺术传统的源头。
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李占扬,曾主持西峡盆地恐龙蛋化石发掘与研究,获评1993年世界十大科技新闻;主持灵井许昌人遗址考古发掘,获200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7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7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2018年,他加入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并担任教授。
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在考古工作中也曾遇到过不为人知的坎坷与挫折。“别看现在大家对人类起源的考古这么关注,它几乎成了热词,但是在2005年以前,你在各级考古单位的计划报告中,绝对见不到探索人类起源的考古内容。”一次国内的学术会议上,一位业内老前辈发出呼声:“大家都去地里找化石吧!找到了关键的人的材料,自有公论。”老前辈的话深深影响了李占扬。他用一年的时间梳理河南境内近百处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后选择了许昌灵井。2005年开始发掘,2007年12月17日,许昌灵井出土了东亚第一颗处在现代人起源关键节点上的1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举世震惊。数年后,随着研究论文的发表,外国权威专家不得不说:“中国正在改写人类演化的历史。”
发掘许昌人遗址的过程并不顺利。当时全国正在会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考古战场,没有人会支持这个挖了两年还看不到希望的项目,李占扬坚持要求再挖一年,单位答应,再挖一个探方。这个探方,就是后来出土两颗“许昌人”头骨化石的9号探方。
“那一段时间压力很大,等于跟单位签了‘军令状’。”李占扬说,“那时候,不少人因为吃不了考古这个苦,另谋高就了。”在这种情况下,他破釜沉舟,还因此写下了激励自己的诗作:“道是不歇为仕途,我则子夜伴微烛。一盏孤灯终未灭,满屋石头还堪读。”
很多人认为考古是一个枯燥乏味的学科,李占扬不以为然。“在考古发现中,每一项都是未知的,都充满着神奇和奥秘。可能你一铲落地,就产生了一个世界奇迹。”因为热爱,所以坚守,每一次坚守都充满力量;因为坚守,所以成功,每一次成功都绝非偶然。从发掘研究许昌人到在Science(《科学》)上发表论文,几十年来他身体力行,以不懈努力指引鼓舞着心怀远大理想的“后浪”追梦圆梦。
从考古研究院重回校园,走上讲台,李占扬矢志成为一名真正对学生成长成才有助益的良师益友。“我是一名学者,也是一名师者。教书育人是我的神圣使命。”但他也并没有放弃科研。李占扬表示,未来,为了讲好“我们从哪里来”这段故事,他会进一步深化对人类迁徙扩散路线的研究,与海外院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交流合作,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王曙光团队:
把甲醛赶出百姓家门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室内装修的环保问题越来越重视。2021年10月1日,国家标准《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量分级》将强制实施。该标准将室内用人造板及其制品的甲醛释放量按照限量值分为3个等级,即E1级(≤0.124mg/m)、E0级(≤0.050mg/m)和ENF级(≤0.025mg/m)。
“无醛不成胶”是一个在建筑和装修业界广为流传的说法。由于廉价、制作工艺简单、防水防腐性能好等特性,甲醛被广泛用作生产脲醛胶、酚醛胶等粘合剂的原料,在各种装修板材及家具生产中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但是甲醛气体会缓慢地在室内环境中释放出来,时间可持续长达十几年,想要真正实现从根源上“除醛”极具难度与挑战。
2021年7月,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曙光教授团队研发的胶黏剂首次在检测中达到了ENF级(甲醛释放量≤0.025mg/m),比自然界中杨树的自然含甲醛量0.030mg/m还要低。这样的环保品质,完全可以保证纤维板出口不会因为环保问题而受限,人造板胶黏剂进入“无醛时代”。
谈及2016年启动无醛胶黏剂项目的契机,王曙光说,当时只是想尝试着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很多人在装修完房子之后,都会购买除甲醛的产品,其实这些产品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光靠通风让甲醛释放,也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所以他希望从源头上消除这种隐患。王曙光找到了当时在研究高分子粘合剂的于伟等人,一起解决这个难题。“产品最终要造福大众、便利大众,如果不接地气,老百姓用不起,科技创新进步的福利又能真正惠及到多少人?使用无醛胶黏剂制作的纤维板,成本每平方米比普通的‘有醛纤维板’大概只增加了1元,老百姓完全可以消费得起。”王曙光说。
无醛胶黏剂是一个千亿级的科研项目。去年,我国人造板材量突破3亿立方米。山东省人造板材产量全国第一,占据国内市场1/4的份额。在王曙光科研团队支持下,目前,18毫米中密度纤维板、2毫米无醛超薄纤维板等纷纷下线,填补了国内空白,无醛胶黏剂也实现了批量化生产。
本版摄影 韩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