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台街道“一米阳光”关爱困境未成年人心理拓展活动
■“一米阳光”王台街道关爱困难群体心理活动
■孩子们参加心理拓展游戏中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近年来,青岛市民政局指导黄岛区民政局做好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提高救助服务质量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区委、管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以打造“一米阳光”救助品牌为主线,以解决群众切身实际困难为目标,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健全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以一套机制、一张网络、一个平台为支撑,实现了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让救助更接“地气”、更具“温情”,切实兜牢兜实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主动发现:
网格化管理实现救助无“盲区”
西海岸新区工委将社会救助纳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内容,组织开展了“万名党员入万户、办好群众身边事”活动,选派万名党员干部下沉到全区1309个社会治理网格,以实现救助全覆盖、无遗漏、无盲区。今年以来,共走访摸排老党员户、老红军户、党员中心户、脱贫户、信访户及其他各类困难群众1万余户,帮助解决实际难题2700余个。
为实现救助全覆盖,西海岸新区建立区、镇街、村(居)三级“分层分级、互联互通”主动发现网络,加强困难群众监测预警。目前,全区23个镇街共建立995支主动发现服务队,建立起了完备的困难群众摸底、上报主动发现网络体系。并搭建“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平台。各镇街将主动发现收集的信息、区级对比反馈的信息及时汇总到平台,按照群众诉求及时分办、转办至相应部门,真正做到了让困难群众进“一个门”就能办所有的事。
依托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实现公安、残联、税务、银行等24个部门34类数据源数据联通,对申请社会救助的家庭实施“逢进必核”,确保救助无遗漏。有效提高了救助经办效率,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建立新区易返贫人口筛查预警机制,民政、医保、残联、扶贫等单位加强沟通协调,共享部门信息,对医疗刚性支出病人、残疾人、持续增收能力弱、返贫风险高的易返贫人口进行筛查,并主动协助符合条件的家庭申请相关救助,实现了由“群众找我办”到“我为群众主动办”的根本转变。
实施政策主动告知。按照每月开展两场救助政策宣传活动的原则,西海岸新区工委组建政策宣传小分队,面对面地与干部群众讲解政策,开展主动走访救助,主动排查困难群众,主动联系困难群众,主动帮助申请救助,让党和群众的距离更近。同时,充分利用各级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公共服务大厅、公示栏、网站、微博、微信群、公众号等方式发布救助政策,实现“线上线下”主动告知。
问题聚焦:
筑起未成年人“心灵防火墙”
心理健康是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西海岸新区工委管委在做好群众基本生活物质救助的基础上,聚焦困境未成年人需求,按照建立一个机制、建设一个数据库、引入专业力量的思路,用心做好心灵关爱服务工作,助力困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建立保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在西海岸新区,形成了由管委带头,职能部门以及各镇街协同合作,分层分级的履行困境未成年人关爱保障机制。
区财政局提供资金支持;区妇联将困境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纳入家庭教育工作总体规划;区总工会开展“金秋助学”等活动,通过“结对关爱”等方式帮助困境未成年人享受有关帮扶政策;区残联通过多种方式做好残疾困境未成年人帮扶康复工作;新区慈善总会提供资金40万元用于奖励困境未成年人心理救助工作取得成效的镇街;团区委采取“结对+接力”的工作方式,积极参与困境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区关工委组织动员离退休老同志,继续做好“四点半学校”等困境未成年人关爱与服务工作;区卫健局选派心理健康专家进校园对家长师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各个镇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慈善基金支持、党建经费列支、村居资金补充等方式多渠道筹集服务经费52万元,用于开展困境未成年人心理救助工作。
线下入户走访,线上建库分析。各镇街充分发挥主动发现机制作用,依托全区995支主动发现救助队伍,定期开展入户评估,建立完备的困境未成年人数据库,形成了1025名困境未成年人的在线基础档案,将“政策找人”落到实处,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引进专业力量,提供精准服务。困境未成年人出现心理问题的“症结”是多样的,仅依靠政府部门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对此,新区民政部门广泛发动社会组织、网格员、志愿者、热心群众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心理关爱服务。同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7家具有心理救助工作资质的社会组织,充分运用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人员的专业能力,运用“多元+多维”的理念,开展“类别化+差异化”的关爱帮扶,形成了“物质+服务+心理”的综合关爱帮扶方式,为困境未成年人把好脉、开好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的效果。
截止目前,新区建立心理救助档案628份,开展典型个案辅导20例。“一米阳光”不断将温暖洒进困境青少年心里,帮助他们化解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逐渐成为了困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心灵防火墙”。
做精做实
为困难群众编织精准兜底保障网
社会救助是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社会基础职责,事关困难群众衣食冷暖,事关社会和谐公平正义。低保申请对象基数大,入户普查难;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摸底不彻底,救助金额准确核算难;困难群众需求更加多样,多方协同服务难。这是西海岸新区社会救助工作所面临的实际现状与三大难点。如何破题?答案是精准,精准识别救助对象,精准核算救助金额,精准实现困难群众救助。对此,西海岸新区坚持问题导向、标准导向,从创新收入评估标准、引入社会专业力量、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三个层面切入,解决三大难题。
首先,打造收入评估“标准尺”,区级制定家庭收入核定办法。明确家庭可支配收入和不计入家庭收入的范围,确定评估项目、标准、程序和核定内容,具体规定了十四个大类的标准,对非固定务工及病、残、老等特殊家庭的收入核定作出详细规定,细化家庭成员因残疾、患重病、就学等增加的刚性支出的扣减比例,确保救助有精度,政策有温度,为镇街、村(居)制定收入评估详细标准。
再者,提升救助服务“专业化”:一是引入专业评估队伍,新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开展入户收入评估工作;二是优化审核服务流程,取消审批公示和民主评议两个环节,压缩低保、特困供养、支出型临时救助等审核审批时限,急难型临时救助确保在24 小时内先行救助;三是拓展救助项目范围,创新推行“物质+服务”多维救助模式,引入社会专业力量开展心理服务和社会融入等多样化救助,实现物质保障托底、多层次服务促发展的效果。
搭建信息共享“大平台”。用好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实现申请对象信息核查“纵向到底”;拓展应用全省社会救助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推动“碎片化”救助资源的最大整合、救助效益的最大发挥,有效避免人情救助、重复救助、多头救助、过度救助、遗漏救助,实现精准救助“横向到边”;建立困难群众信息监管平台,民政、医保、残联、扶贫等单位加强沟通协调,共享部门信息,对医疗刚性支出病人、残疾人、持续增收能力弱、返贫风险高的易返贫人口进行筛查,尤其加大了对医疗自负费用大的困难群众的筛查力度,并主动协助符合条件的家庭申请相关救助。
今年以来,共筛查残疾人36627人次、医疗自负超过3万的病人7423人次、脱贫享受政策人口14967人次,将符合条件的群众及时纳入了兜底保障范围,实现了困难群众救助“无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