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辽阳东路支行理财经理 徐磊
兴业银行青岛分行私人银行部投资顾问 王炳皓
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迎来最后期限,在银行理财业务整改和净值化转型的背景下,银行理财收益率不断下行。根据普益标准数据梳理发现,2021年上半年,全国共发行25684只理财产品,其中净值型产品16023只,占总发行量的62%,较去年同期增加32%。今年1至5月份,全国银行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行分别为3.5%、3.47%、3.46%、3.43%、3.4%。6月份稍有回升至3.46%。同时,今年二季度以来,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虽逐月减少,但净值化程度不断提升。6月份新发理财产品中,净值型产品占比已达77%。
先来回顾一下资管新规是什么:2018年4月27日,人民银行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息,鼓励以市值计量所投资产。
在今年7月中旬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负责人表示,2021年底前绝大部分银行将完成整改;对于存续的少量难处置的资产,银保监会将持续督促积极整改,尽快全部清零,从根本上转变理财产品市场格局和观念氛围。随着保本理财全部清零并退出历史舞台,理财收益兜底的时代也就一去不复返了。
综合2021年上半年理财市场情况,作为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应对呢?
华夏银行辽阳东路支行理财经理 徐磊
2021年已过半,银行理财市场也交出了半年成绩单。回顾上半年,1-5月份银行理财收益率呈下行趋势,6月份虽有所回升,但上半年银行理财整体收益还是有所下降的。
从产品发行数量来看,2021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是理财子公司产品的发行数量却逐步攀升。随着更多理财子公司的筹备与落地,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发行数量或仍延续增长态势。分析上半年发行的产品,主要具备了净值化产品加速转型,理财产品以中低风险产品为主,主题类理财产品种类繁多等特点。
净值化产品转型持续加速产品信息更透明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国314家银行(含20家理财子公司)共发行理财产品25684款,其中净值型产品16023只,占总产品发行量的62%,比去年同期增长32%。目前,不少银行理财产品页面的“预期收益率”已逐步退出,由“业绩比较基准”替代。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产品净值化转型,推进打破刚兑预期。对老百姓来说,未来理财销售机构渠道更规范、理财产品信息更透明是好事,但也需要投资者充分了解产品信息,做到“买者自负”。
理财产品以中低风险产品为主
2021年上半年,新发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水平分布与去年同期相似,以中低风险为主。对比来看,理财子公司发行量增幅明显,相较于2020年上半年,各类银行的理财产品总量均有所下降,仅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发行总量增加。
主题类理财产品种类繁多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上半年,各机构新发行的理财产品中,主题类理财产品百花争艳。如碳达峰、碳中和等绿色金融类主题理财产品,以及养老、教育等国民经济热点问题系列主题理财产品。
在当前老龄化背景下,居民对于养老理财的需求逐渐增加,以华夏银行为例,推出了“龙盈养老固收系列理财产品”,产品存续期较长且风险评级为稳健型,满足不同客群的养老需求。对于风险承受能力中等偏上的客户,华夏银行也推出了混合偏债类的理财产品,稳健投资的基础上增加打新策略,为投资者赚取超额收益。
对于投资者而言,衡量一只银行理财产品是否优秀,不仅要关注产品的风险收益水平,还需要关注银行自身的服务能力。良好的服务水平不仅体现在售前、售后全流程,也体现在产品创新能力等方面。
下半年理财产品收益率或将继续下行,投资者应做好收益率的“预期管理”,降低对收益的过高期望,在此基础上做好大类资产配置,通过提升资产配置能力来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动态平衡。
兴业银行青岛分行私人银行部投资顾问 王炳皓
资管新规发布3年有余,2021年底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最后期限。这三年当中,我们经历了理财发行人由银行变为理财子公司,投资收益由固定变成浮动,投资方向由债券变为基金的整个过程,每一次改变都在不停地刷新我们的认知。一切改变都在加速的2021,作为投资者的我们,该怎样才能应对改变,决策未来呢?我们首先要认清事物的本质,才能做好投资中的“有所为,有所不为”。
改变一:净值化转型
何为净值化,即资产总额是以单位净值乘以份额决定的,每天单位净值的变动也会引起资产总额的变动。这种模式更像基金的样子,既能尝到日进斗金的快感,也会有得不偿失的失落。净值的波动就意味着到期后,理财收益未必能顺利达到当初的业绩比较基准,这也是监管要求的打破刚性兑付的一种表现。换句话说,理财再也不能作为一种躺平挣钱的储蓄品了,而是一种根据收益表现波动的投资品。
依据资管新规的要求,截至2021年底,银行应将大部分理财全部转化为净值型理财产品。因此,2021年上半年发行的28000多只理财产品中,一半以上的理财都属于净值型理财,比去年同期增长29.5个百分点。同时,收益不达业绩比较基准的理财接近五分之一。
改变二:投资方向的变化
资管新规之前,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底层投资品期限的错配将理财收益做得亮眼喜人。资管新规后,期限不能再错配,比如理财产品是一年期,那底层的投资品必须要短于一年,而一年期资产的投资收益远远满足不了投资者保值增值的要求。于是,金融机构就干脆放开思路,扩展视野,将股票、基金、另类资产等投资品种也纳入了理财的底层资产。
底层资产投资逻辑的变化意味着理财产品波动变大。举个例子,去年因为疫情,全世界央行都在努力印钱拯救经济,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在去年一年内翻了一倍,中国虽然有所节制,但市场中的流动性依然非常宽裕。流动性的宽裕和市场预计经济的复苏共同造就了权益市场的一次牛市。我们会发现,很多底层投资了股票、基金的理财在去年的年化收益超过了10%,让人觉着投资理财也能非常香。但很多人未知的是,去年的收益无法复制到今年,今年的震荡分化行情,使很多中途上车的投资者栽在了2%左右的理财收益上。
以上两点是我们感知最为明显,也是对我们影响最为深刻的改变。那我们普通投资者要怎样去拥抱改变,做到与投资和谐相处,互利共赢呢?
首先,买理财,我们要精选银行。虽然现在很多理财的发行方已经由银行变成了理财子公司,但银行的投研能力对于理财子公司的支持仍不可小觑。一家好的银行,必然在投资方面更胜人一筹,会避免因为踩雷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同时,在投资方面的出色作为也能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那怎样选到一家好银行呢?一个比较简单的标准是,看普益标准对于理财能力的权威排名。
其次,做好资产配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马科维茨说过:“资产配置多元化是投资中唯一免费的午餐”。所以,现在遍地开花的“固收+”品种才如此受追捧。我们如果仍固执地只买投资债券品种的理财,那注定收益不佳,跑不赢通胀,也躲不过风险。我们可以买一些“固收+”策略的理财产品。所谓的“固收+”,就是在债券投资打底的基础上,配置一定比例的风险资产,如基金、股票、大宗商品等,虽然这会加大理财的波动性,但同时也创造了赢得收益的可能性。至于怎样去选一个好的“固收+”品种的理财,请参照上一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