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158名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完成全面对接上海“第三棒”

以思想再解放推动城市新蜕变

青岛日报 2021年06月11日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驻沪首席记者 胡相洋

 经过百余天实训,置身上海这个“最鲜活实践场景”中“淬炼”归来的第三批158名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在进行了不同往常的思想“蜕变”后,对“三化一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在“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谋定,且一个中长周期关键发展阶段正开局的当口,市委拿出这么大魄力、下这么大力气,连续搞这样一种不同于常规培训的“实训”,是藉以锻炼干部队伍为抓手,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进而形成人心思进、建功青岛的生动局面,这是这座城市热切希望释放的信号。

 之于上海,这是一座与青岛历史基因、城市风貌、产业结构契合度非常高的城市。随着第三批158名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顺利返青,这两座城市在经过一年,甚至可追溯更久的精心“培育”后,感情越来越亲,联系也越来越密。与枢纽型全球城市的频频互动,开放、包容、创新的上海特质,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青岛的城市品格;产业的协同、现代服务业的互动与借力,也为城市在更大空间配置市场资源、寻求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

 透视五大领域“找逻辑”

 从去年6月28日到今年6月10日,近一年时间,市委已经向上海派出三批362名专业实训干部。尽管动员大会地点不同、座谈交流形式不一,但锻炼“三化一型”干部队伍的“初心”一以贯之。

 同样是聚焦现代服务业,在第一批“拓荒”与第二批“深耕”的基础上,第三批的任务是走深、走实,将实训工作推向“专、精、尖”。

 “方向既定,但具体操作起来,一定是有切入点,以保障158名实训干部在执行层面能够精准发力。”第三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临时党总支书记王锦玉说,“资本金融、航运贸易、科技服务、文化旅游、商务服务,这五个领域,既是上海打造‘五大中心’‘四大品牌’的核心要素,也是青岛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因此,我们所有的实训工作都是围绕‘五大领域’做文章。”

 尽管与青岛城市发展契合度高,但在百余天的沉浸式实训中,专业实训干部从不同视角找到了差距,并成为贯穿整个实训过程以及回青继续“攻坚”的方向。如资本金融方面,青岛提出“南有陆家嘴、北有金家岭”,但在金融产业规模和服务能级、外资金融机构聚集度、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等方面的层次还不够高;航运贸易方面,不论集装箱吞吐量,单就航运金融、咨询、经纪、保险等要素市场方面,青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依旧任重道远;商务服务方面,青岛已经将此作为重点发展的13个新兴产业之一,但在总部经济、法律、会计、咨询等专业服务方面,缺口依然明显……

 当然,赴上海专业实训,不是为了复制别人的制度、了解别人的创业故事,更不是把关注点放在青岛的差距有多大。体量的对比不是实训的目的,需要专业实训干部寻找的,是透过体量差距这一现象,体悟实训企业的管理逻辑、上海发展生态的生成逻辑以及支撑上海发展的行政逻辑。

 因此,百余天时间内,通过在实训单位沉浸式体悟,通过拜名师、听讲座、搞调研等交互式感悟,以及通过做好上海实训与青岛实际相结合的文章,进行转化式提升,158名专业实训干部孜孜以求地在与榜样的对话中改变自己,并传递着城市不懈登攀的奋进力量。

 聚焦新兴赛道“探路径”

 通过在上海百余天的专业实训,特别是身处爱豆宝、优刻德、无锋科技、天空之橙、深兰科技、商汤科技等新兴赛道上极具代表性的实训企业,专业实训干部直观而又深刻地感受到上海新经济发展的热潮扑面而来。

 上海在新经济赛道上厚积薄发,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并实现“领跑”,这也刺激着专业实训干部聚焦新兴赛道做“探路”的思考。

 “拿当前城市竞争的‘新赛道’数字经济来讲,目前,上海涌现出了B站、拼多多、无锋科技等行业新秀,拼多多员工平均年龄26岁,B站活跃用户过亿,无锋科技靠电竞游戏起家,刚成立两年即覆盖2.4亿年轻群体,这颠覆了我们对经济发展的原有认知。”专业实训干部许文帅说。

 专业实训干部郝宁也提到:“数字经济的发展,带动沪上MCN(多频道网络服务)机构爆发式增长,这是年轻人的流量端口,上海正把这一优势嫁接为改革动力,构建‘网红经济’集聚区,成为抢占数字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在新经济赛道的另一个重要领域,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硬科技”方面,上海也亮点纷呈。专业实训干部李轲做了“上海建设人工智能‘四大高地’”的调研,他说:“越是国家急需、容易被人‘卡脖子’的领域,上海就越是迎难而上、坚忍不拔。这启示我们对于新兴产业,一定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地努力。”

 新赛道、新物种、新势力,代表着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也是城市活力的集中体现。“透过上海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通过沉浸式实训及不断地走访调研,我们明显感受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开始提速发力,一批新经济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蓬勃成长。”第三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临时党总支副书记陈智海说,“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错过一次机遇可能会落后一个时代,唯有勇于拥抱变化,选准‘新赛道’,并以钉钉子精神务实苦干,才能脱颖而出、跑在前列。”

 立足制度供给“寻突破”

 突出“专业”二字,并以“现代服务业”作为靶向聚焦,这是赴上海专业实训不变的主题。与过去发展制造业相比,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新兴服务业,对有效制度供给的需求更大、要求更高,随着专业实训过程的不断深入,这样共识性的认知也逐步形成。因此,如何学习上海经验,靶向行业、企业发展痛点,以更大的魄力推动改革,进而拿出新的有效的制度供给,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专业实训干部努力寻求的突破点。

 实训期间,专业实训干部通过与上海企业座谈交流,了解到了上海以开放倒逼改革、以企业倒逼政府的大量生动案例。专业实训干部徐乐,对盒马鲜生的例子印象深刻。盒马在上海初创时,由于是集食品销售、餐饮于一体,缺少审查标准而无法注册,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为其发放了全国首张“两证合一”食品经营许可证;之后,盒马鲜生又增设了中央厨房和外卖服务,融合了餐饮、超市和网络订餐三种业态,又一次突破了证照审批的边界,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同样给予充分包容,发出“三证合一”食品经营许可证。障碍扫除后,盒马在上海遍地开花,成为新零售的典型代表。徐乐说:“作为全国企业密度最高的城市,上海平均每天诞生企业超过1000家。面对新业态,为了让企业不戴镣铐、轻装上阵,上海政府职能部门想的不是能不能办,而是怎么样能办,善于‘四两拨千斤’的‘上海样本’,背后有着值得我们寻味的观察与思考。”

 “对于老城区、老厂房有机更新,上海推出‘三不变(房屋产权关系不变、房屋建筑结构不变、土地性质不变)’‘五变(老工厂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管理模式、企业形态和企业文化发生变化)’政策,直接推动上海文创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专业实训干部吕好良说,“上海发展的生动实践证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的每一步,背后都需要改革创新突破来支撑保障。”

 类似的思考还有很多。如专业实训干部宁友鹏谈到“同样搞产业园区,上海园区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经验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市场化和去行政化的改革方向;区别于以往谈论‘郊区新城’,上海最新发展谋划推进的‘五个新城’,体现更为完整、全面并具有前瞻性的城市发展思路,也可供我们深层次借鉴”等。

 专业实训,是业务“充电”,更重要的是观念转变。百余天,第三批158名专业实训干部正跳出行业和领域观察上海,并从内心深处播下思想解放的火种。期待着在上海经验与青岛实际相结合的“文章”上,专业实训干部也能通过重塑传统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来一场推动城市革新的持续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