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一线 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提升法院的司法公信力和社会满意度

市北法院:做实司法服务“加法”

青岛日报 2021年05月14日

  ■为扎实推进法院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彰显司法为民宗旨,市北区法院结合审判执行工作实际,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升法院的司法公信力和社会满意度。

 “走出去+请进来”,倾听群众心声诉求

 “被执行人唯一的住房是否可以申请强制拍卖?”、“被执行人拒不腾出房屋,被执行人转移财产怎么办?”……针对居民关注的热点,法院干警逐一解释说明。这是近日出现在市北区湖岛社区的一幕。当天,市北区法院执行局干警进社区为居民进行法律答疑,将市北区法院“法官进社区”的部署落到实处。

 为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取得实效,市北区法院主动“走出去”,直达社区一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倾听群众意见。4月初,市北区法院统一组织40余名员额法官和干警,依托覆盖全区22个街道的“法官@社区”工作站,到各街道社区开展“法官进社区”活动。

 活动前期,该院主动联系街道社区了解司法需求,结合社区基本情况及常见的矛盾纠纷,制定个性化、特色化“法律套餐”。活动中,法官们结合通俗易懂的案例,围绕婚姻家庭、遗产继承、侵权损害、借贷纠纷、案件执行等居民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普法讲座,为遇到法律问题的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诉讼服务,并虚心听取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此外,法官们还现场赠送法律书籍,便于社区居民学习参考,提高法治素养。

 与此同时,市北区法院坚持“请进来”开门搞整顿,集思广益、真诚纳谏,让社会不同声音“吹进来”。3月24日上午,市北区法院召开队伍教育整顿征求意见座谈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政机关代表、人民群众代表共13人走进法院参观座谈。各界代表各抒己见,就进一步提高审执质效、提升诉讼服务水平、加强以案释法力度等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此外,市北区法院还积极组织开展“第一现场”零距离庭审观摩和“政法机关开放日”活动。

 据了解,市北区法院还积极延伸审判职能,不断拓宽司法公开的力度与广度,通过“法院开放日”等活动形式,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在校学生等社会各界走进法院,了解和支持法院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对于意见建议,该院第一时间整理、研究,制定有效举措,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力求来自群众的诉求和心声“掷地有声”,为民服务落到实处。

 “聚焦诉求+便民服务”,梳理群众关注热点难点

 对于群众关切的立案方面,市北区法院全面推进“全流程”网上办案落地应用,已实现全部案件全流程网上流转。该院依托山东法院电子诉讼服务平台、“山东微法院”微信小程序进行网上立案,使用者无需下载,只需在线填写案件资料并上传相关证据图片即可完成立案流程,且可随时查看案件进展及回执。

 市北区法院积极完善诉讼引导、立案调解、立案审查、法律救助、查询咨询、判后答疑、信访接待、诉讼担保、投诉举报、送达、诉前保全等服务业务,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今年以来,该院共受理立案10212件,审核网上立案10946件,完成跨域立案17件,E送达17847次,接听12368等咨询电话6822个。

 对于群众关切的执行工作,市北区法院综合运用诉前保全、财产查控、司法网拍、失信惩戒等措施,组织开展追索劳动报酬、医疗费、赡养费、抚养费等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切实维护申请人合法权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一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件中,青岛某商贸公司欠发申请执行人周某等三人数月工资。执行法官详细查看了立案材料后发现申请执行人均为残疾人。执行法官充分考虑到残疾人未能及时领取到应得工资,必然会影响他们个人及家庭的生活。于是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安排团队成员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查控,对其有财产的银行账户进行冻结,并及时联系被执行人的负责人。为保障申请人的权益,对商贸公司的银行账户进行扣划,将案款发放至三位申请执行人手中。

 在执行信息化建设方面,市北区法院搭建起的决策分析系统、执行指挥系统、财产查控平台、网络拍卖平台、联合惩戒平台等,让执行工作突破瓶颈,在精细化、集约化、规范化道路上翻开崭新篇章,推动司法为民服务驶上“快车道”。

 “立足审判+改善民生”,解决群众烦心事操心事

 市北区法院着力保障涉诉群众依法行使诉权,突出加大对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企业下岗职工、低保失业人员和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确保处于弱势的当事人平等地享受国家司法资源;依法落实诉讼费用减缓免政策,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传递司法温度。在审理和执行案件中,该院牢牢把握以民为本的指导思想,注重对困难群众的司法保护,认真做好司法救助各项工作,切实保障经济确有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打得赢官司。

 刘先生因驾驶证被降级,导致家庭失去唯一收入来源。不巧妻女又遭遇车祸,医疗费用支出难以为继,肇事方却无赔偿能力,以至于刘先生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就在感觉要山穷水尽之时,刘先生想到了司法救助,于是向市北区法院递交了《司法救助申请书》。该院随即依法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协调相关部门配合完成对刘先生的救助。近日,刘先生通过市北区法院拿到救助款4万元。“感谢法官,感谢法院,这笔司法救助金真是‘及时雨’!”刘先生表示自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司法的亲情与温度,感受到市北区法院为群众办实事的态度和力度。

 对于小微企业的发展,市北区法院发挥审判执行职能,不断优化法治环境。坚持“零障碍”服务,减少中小微企业诉累。将确有困难的中小微企业纳入缓、减、免交诉讼费等司法救助范围,简化司法救助程序。灵活运用诉讼保全措施,对情况紧急、被告有恶意逃债或转移财产行为的,原告提出保全申请后,应在第一时间作出裁定,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保全。对被告一时资金困难但运转正常或有发展前景的,慎重采用保全措施。

 此外,市北区法院还注重开展服务企业活动。通过走访商会企业、加强线上宣传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家需求,由院庭长带头先后到32家企业,帮助企业强化内部监管、堵塞运营漏洞;组织20多名法官走进商会、企业开展《民法典》宣讲活动,600余名企业管理人员、职工参与,引导企业树立依法维权意识,完善民营企业风险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