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火种照亮沧桑巨变

——寻访中共青岛地方支部和青岛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青岛日报 2021年05月13日

  □北 宣 北组言

 1923年8月,一座位于海岸路18号的低矮土房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这里,是中共早期党员王象午在四方机厂时的宿舍,同时也成为青岛第一个党组织——中共青岛组的机关所在地。

 中共青岛组由邓恩铭、王象午建立,后改建为中共青岛支部。老一辈革命家邓恩铭、王尽美、刘少奇、李慰农等都曾在此工作和生活,传播马列主义,领导四方机厂、日商纱厂工人大罢工,掀起了青岛历史上反帝爱国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在迎接党的百岁华诞之际,让我们重新走进历史的洪流,铭记为党和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那些面孔——

 邓恩铭,字仲尧,化名黄伯云等,贵州省荔波县人,水族。1901年生,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共青岛组书记、青岛独立组组长、青岛支部书记、山东地委书记、山东省委书记、青岛市委书记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9年初被捕,1931年在济南牺牲。

 王尽美,原名瑞俊,字灼斋,山东省莒县(今属诸城市)人,1898年生,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共济南独立组组长、济南地方支部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济南分部主任、济南地委书记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在青岛病逝。

 李慰农,原名李尔珍,化名王伦。1895年生,安徽省巢县人。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3年入党。1925年来青,建立中共四方支部并任书记。1925年7月,他不幸被捕,于7月29日被敌人秘密杀害于团岛,时年30岁。他是在青岛牺牲的第一位共产党人。

 1925年5月,刘少奇来青岛指导工人运动。在海岸路18号,他听取了汇报,慰问了工人代表,为大家讲述国内外形势,介绍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全国各地工人运动经验,激励了大罢工斗争中的青岛工人。

 2001年6月,青岛市委、市政府对海岸路18号旧址进行了第一次修复,2012年扩建为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

 与此同时,位于市北区浮山新区街道浮山后社区的“红色记忆”展览馆也向世人娓娓诉说着星火燎原的故事。这里是青岛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浮山后村党支部旧址所在地,曾经的土坯房里走出了一批批革命志士。

 在白色恐怖笼罩下,青岛党组织适时调整,向郊区农村渗透。1926年6月,中共青岛支联书记王星五和支联干事赵豫璋一起,在浮山后村发展了王进仁、王孟仁、王寰仁等入党,并建立了中共浮山后村党支部,王进仁任书记。

 这些名字,在党的革命史上同样熠熠生辉——

 王星五,原名王佐仁,青岛人,1905年生,1925年入党。曾任中共青岛支部联合干事会书记。在他的领导下,青岛党组织得到了极大发展,到1927年春末,青岛支联发展到27个支部,有百余名党员。他多次被捕,受尽酷刑,1933年病逝于济南反省院。

 王进仁,又名王雅堂、王从先,青岛人,1901年生,1926年入党。曾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山东省临委书记、天津市委书记、唐山市委书记等。1933年被捕,后失掉组织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崂山县政协常委。1981年病逝。

 在中共青岛支联的领导下,浮山后党支部相继建立了唐家口村党支部、埠西村党支部、李村党支部、孙家下庄支部,并在浮山后村建立了青岛市郊第一个共青团组织。这些是青岛早期党组织在市郊农村中的主要力量,实际上起到了党的中心支部的作用。

 1927年初,中共浮山后村党支部通过组织同乐会(即俱乐部)和武术馆,以练武、演出的形式提高党员威信,并通过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等活动积极开展宣传,协助铲除叛徒,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1931年4月,省、市委遭到严重破坏,从此,浮山后村党支部与上级失去联系,停止活动。

 回望历史,青岛早期党员们英勇顽强、不懈斗争的革命意志,是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文节选自市北区“品味红色经典 传承红色基因”学习教育读本《追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