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人民城市”理念,青岛以勇争一流的奋斗姿态,持续纵深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不断汇聚起强大精神动力——

永葆城市“金名片”的亮色

青岛日报 2021年04月01日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琪琪

 如果说发展见证着一座城市的升级速度,那文明无疑彰显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度。山海连城的美丽风景、崇德尚礼的青岛市民,共同铸就着青岛最鲜明的文明底色。

 回首青岛第六届文明城市创建之路,成果丰硕——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获中央文明办通报表扬。胶州以全国文明县级市第1名成绩通过复查,莱西成功入围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文明城市创建的龙头牵引作用进一步发挥,带动新当选1个全国文明镇、7个全国文明村、18个全国文明单位、3所全国文明校园、2户全国文明家庭和1个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声有势,赢得各界认可。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文明城市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起步之年,回首过往奋斗路,眺望前方奋进路,青岛正总结经验起好步,在新起点上再出发。

 凝聚文明城市创建强大精神力量

 全国文明城市,是对一座城全方位、综合性的评价,也是目前公认的竞争力最强、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的“国字号”城市品牌。2005年,青岛当选第一届全国文明城市,十多年来,通过持续深入的火热实践,青岛的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城乡环境面貌持续改善,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城市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深情似海、厚望如山,作出“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等重要指示要求。青岛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作为谋划工作的逻辑起点,融入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贯穿城市建设管理各方面。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青岛树立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形象的“金名片”。 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活动,以及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重点任务,青岛组织文明实践志愿者、市民巡访团等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阐释、基层宣讲、主题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军营、进网站,把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转化为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过程,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以价值引领为纽带激发创建活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城市文明的核心和灵魂。着眼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青岛在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上下足功夫——

 创建实践中,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以道德典型示范带动,推进建设“崇德、尊法、尚礼”道德品牌,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习宣传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全国道德模范许振超、宁允展、唐嘉陵和最美奋斗者张瑞敏等先进人物,评选表彰“感动青岛”、文明市民、青岛楷模、新时代好少年等城市榜样,为文明创建典型引路。

 以志愿服务凝心聚力,成立全国首家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学院。胶州、平度、城阳3个区市先后列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单位,建成镇(街道)文明实践所138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4942个,实现全域覆盖;建成使用新时代结婚礼堂118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市15万余名志愿者和40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奋战在联防联控、便民服务、防疫消杀、心理援助、社区排查等工作一线,成为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最美身影”。

 以文明新风浸润人心,实施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未成年人德育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抓好窗口行业文明优质服务;开展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开展“光盘行动”“车辆礼让斑马线”、争做出境游“文明使者”和国内游“美德游客”等文明餐桌、文明出行、文明旅游系列活动;连续举办“青岛邻居节”;建好用好青岛文明网和“文明青岛”新媒体平台,组建文明新媒体矩阵,开展“您懂得·别忘了”全媒体文明礼仪宣传倡导活动,引导市民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是否宜居,事关民生、事关大局、事关未来。文明城市创建的主要任务,就是聚焦城市短板、解决突出问题,这既是创建本身的要求,也是城市建设的目标。

 创建实践中,青岛将文明城市创建的工作主张、标准要求全面融入15个攻势等全市中心大局工作,延续深化“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创新开展“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民声倾听主题活动,聚焦市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市容环境、基础设施、交通秩序等切身利益问题,搭建常态化听民意、解民忧平台,破解制约城市建设管理的瓶颈短板。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城市文明程度基于城市自身发展,体现在老百姓的具体生活中。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市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始终保持在70%左右。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97.47万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38所、中小学210所。建成市公共卫生应急备用医院等一批医疗项目,新增医疗床位1.3万张。新增养老床位2.1万张,总数达6.8万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建设筹集政策性住房15.9万套,实施棚户区改造20.6万套(户)。新造林5万公顷,新建改建绿地2485公顷,建成绿道240公里、口袋公园311个。胶东国际机场建成,胶州湾第二隧道开工建设,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246公里。成为首批5G试点城市。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打通未贯通道路123条。建设海绵城市229平方公里。扎实推进美丽青岛建设,改造老旧小区704个,实施一批市容环境整治工程。一系列有力度、有温度的文明创建惠民举措,让城市愈发宜居宜业、暖意融融。

 文明,不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是城市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动力。开展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就是要在文明高地当中打造一批更具有影响力、辐射力和引领力的文明高峰。当前,青岛正以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指向,持续、创新、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在新起点上再出发,以更加丰硕的成果,为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注入更加鲜明的文明内涵,为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丰润道德滋养、良好文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