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生百谷 知春惜时

老年生活报 2025年04月21日 文社

老年生活报2025年04月21日版面

谷雨前和后的这两个月,是农家繁忙的日子。南方的茶树在清明、谷雨进入快速出叶阶段,山村进入繁忙的采茶、炒茶季,稻田里插秧、补水,到了农家辛苦的劳作期。宋代的诗人翁卷(温州人)就是看着这样的忙碌,写下了《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而宋代诗人杨万里,则专一地写了《插秧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插田时,越是下雨天,农人越欢喜,因为这样就可以省些浇水的力气,并且秧苗能长得好些。头戴斗笠,身披蓑衣,雨水与汗水凝聚在一起。连吃饭、歇一会的召唤也不顾上应答。刚插好的秧苗不牢固,要照看好鹅和雏鸭,别让它们跑到田里,弄坏了秧苗。

宋代的诗人范成大(苏州人)曾经写过一组田园诗,名之《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为春日、晚春、夏日和冬日五组。他在《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里也写到村落里农忙时节的寂静: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里写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白天到山上或者田里干活,夜里也不闲着,纺麻织线,为了秋冬季节的冬衣做准备。江南的采茶人白天采了茶,晚上就要及时的蒸炒、揉青,趁天好时再及时晾晒,才能保证采回的茶草不坏掉,及时做成茶叶,交贡茶或者出售。

当然,春天也是乡村最美丽的时候,田园诗中很多的内容正是描写、显现了这些美。杨万里出差到新市的村落旁,就写下了他眼中乡村的美《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南方的油菜花,在这个时节已经金灿灿的,壮观、炫目,想来杨诗人也是被这美景震撼到,而那追逐着蝴蝶的孩子的身影,更引得诗人注目。不过最后一句,却常有小读者生出疑惑,杨诗人说的是追蝴蝶的小孩子不见了,还是蝴蝶飞跑了,不见了?

油菜花是黄色的,黄蝶是黄色的,所以当黄蝶飞入了油菜花地里,就产生了完美的隐身功能。难得,大诗人还会有这样的关注孩童的意趣。不过,诗正是这样的赤子之心的产物,永远对世界保持着好奇和观察的心。文社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观海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