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昔日渔家乐 重拾手艺造船模

辛克芳:梦想永远是大海

老年生活报 2022年06月24日 许瑶

辛克芳展示他的航模作品

辛克芳(中)正在绘制航模图

辛克芳和他的“株宝船业”

  传统木质渔船,承载着渔民的记忆。当时代变迁,渔民“上岸”,渔船“退休”,青岛67岁的辛克芳却选择了用制作渔船模型的方式记录渔家记忆,“我想给孙辈留下些纪念,也想让更多的人见证这段历史,传承这门技艺。”辛克芳说。

  百艘渔船 见证行业兴衰

  在位于李沧区苏家社区的一处车库内,摆放的几种大小不一的木制船模,辛克芳正在细心地将一片片木板嵌入船底之中。这间小小的车库已被改造成船模工坊,各类造船原料、工具一应俱全。

  辛克芳是青岛市崂山区金家岭街道山东头村人,这是一个有着五百多年历史的渔村,祖祖辈辈背山面海。辛克芳的祖上就是船工,他的童年生活就没离开过大海和船。1973年,18岁的辛克芳就开始跟着父亲学徒造船,耳濡目染,加上自己的刻苦钻研,几年后得以顺利出徒。

  辛克芳告诉记者,青岛的海洋捕捞曾有过一段时间的辉煌。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来订购渔船的渔民络绎不绝。但是,随着周边地区渔船数量的日趋饱和,再加上机械渔船引入,使得传统的造船业受到冲击。“我是在1987年左右转行的,船工这个职业伴随了我十几年的时间,这十几年里,我造了近百艘渔船,也见证了传统木船是如何被铁皮船所取代的。”回忆过去的船工生涯,辛克芳感慨万千。

  微缩模型 再续造船梦想

  时光流逝,铅华洗尽,木质渔船的历史回忆却没有终结。2020年,一位朋友向辛克芳展示从国外购买的船模,一下子激起了他造船的梦想。“当时正值疫情居家,我就想给孩子们留个纪念,让他们知道他们爷爷以前就是做这个的。”于是在家人的鼓励支持下,辛克芳重操旧业,将造船技艺又重新拾起。“过去三十多年了,但这个手艺是一点也没忘。”辛克芳有些得意地说道。

  辛克芳告诉记者,船模是按照大船的比例而设计加工的,从绘制草图,到在图纸上测量出深度和宽度,再到选料,船模虽小,但每一道工序却和造大船一模一样,甚至零部件都是相同的。“制作船模是个技术活,它不像造大船,大船只要下海不漏就行,而模型属于艺术品,还要讲究细节。”

  就这样,辛克芳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制作成了一艘长约60厘米的船模,真实地还原了过去渔船的外貌特征和内部结构。“看着做出的船模,挺有成就感的,如果父亲还在世看到这些,他也应该会很欣慰吧。”对于自己的第一件作品,辛克芳比较满意,这也给了他继续制作的动力。

  计划申遗 

  船模传承文化

  近两年的时间,辛克芳已经制作出6艘船模成品,件件栩栩如生。“许多以往的渔村风貌,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了,我创作这些船模作品,就是希望通过它们去展现辉煌灿烂的文化,为大家留下一些珍贵的记忆。”辛克芳说。

  2004年,中国首届船文化博物馆在浙江嘉兴开馆,14件古船模型“驶”进嘉兴。辛克芳也有这样一个梦想,最近,他正在递交材料,为自己制作的1.6米的大船模申遗。一旦申遗成功,就将这艘船模送给博物馆,用于研学观赏使用。为此,辛克芳还给这艘船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株宝船业”。“株和宝是我爷爷和爸爸的名字,船业谐音就是‘传业’,我也希望这份手艺能一直传承下去。”

  辛克芳告诉记者,20世纪80年代,父亲曾利用自己的木匠手艺,带领他们6个孩子做起了为沿海渔民排船、修船的生意,因技艺超群、做工精致,深受渔民认可。他虽然比不过父亲的技艺,但却能深刻感受到父亲对这项事业的执着追求。“如果说以前这个手艺只是一种生存手段,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希望现在做这些船模可以留住文化,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老一辈渔民的海上劳作,用这些船模将世世代代对生活的印记永远地保存下来、传承下去。”

  记者 许瑶